2013年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笔记:近代欧美文学
第三节 近代欧美文学概述
一、填空和选择,见导读
二、名词解释
1、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以流浪汉的流浪为线索,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优秀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小癞子》,写小癞子从一个贫苦儿童更后变成一个老练、狡猾的骗子的过程,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更主要的文艺思潮,它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为创作的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主张有理性克制情欲,艺术上学习模仿古希腊罗马,重视规则,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莫里哀等。
3、启蒙文学:18世纪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更高。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
4、狂飙突进运动是17世纪德国的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而得名,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强烈要求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主要作家有赫尔德、歌德和席勒。
5、浪漫主义文学见导读248-249页。第四题
6、湖畔派诗人见导读249页。第五题
7、现实主义文学见导读249页。第六题
8、社会问题剧见导读249页。第七题
9、自然主义文学见导读249页。第八题
10、“拜伦式英雄”257页
11、“多余人”258页
12、《人间喜剧》258页
13、“人物再现”258页
三、简答题
1、莎士比亚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又称为历史剧、戏剧时期,有《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10部喜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中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7部悲剧;后期(1608-1612)又称传奇剧时期,有《暴风雨》等4部传奇剧。
2、分析哈姆莱特的悲剧的原因: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封建势力仍很强大,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在他的身上也反映出人文主义者的弱点:把复杂的政治社会斗争仅仅归结为善与恶的斗争,片面强调思想的力量,不相信暴力,不相信群众。
3、莫里哀喜剧在艺术上的成就:莫里哀的喜剧不仅在思想上表现出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所塑造的任务形象性格非常鲜明,他对古典主义的规则既遵守,又能突破;他从民间戏剧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口语中汲取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她的喜剧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4、歌德的《浮士德》的基本主题:通过浮士德探索真理的五个阶段,以巨大的概括力,反映了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先进人士反对封建现实,不断追求人生真谛和社会理想的过程,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
5、《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通过维特的不幸经历,对封建等级偏见、德国市民阶级的守旧性和自私性等,作了较为深刻的揭发与批判,这部小说集中展现了觉醒的一代德国青年的苦闷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这部小说采用的第一人称的书信体体裁,全书由主人公致友人及致绿蒂的90封书信组成,这种文学形式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自然地融为一体,偏于直抒胸臆,使全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读者有很大的感染力。
6、简要说明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的性格特征
7、简要说明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征
8、泰戈尔的小说《摩诃摩耶》的主要思想内容:
四、论述题
1、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导读第255页)
2、莫里哀在喜剧《伪君子》中式怎样揭露答尔丢夫的真面目的?(导读第256页)
3、分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导读第259页)
4、分析《徳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导读第259页)
5、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的原因(导读第260页)09年考过
6、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德性格特征(导读第261页)08年考过
7、分析川端康成《雪国》的艺术特点(导读第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