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战略管理教程”分章习题(26)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遵循权变原则。
答:权变原则:是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衡量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是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权变的观念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从战略的制订到战略的实施,权变观念要求识别与战略制订密切相关的关键变量,并对之作出相应的灵敏度分析,制定当这些关键变量的变化超出一定的范围时,原定的战略就需要调整,并准备相应的替代方案。涉及关键变量识别、确定启动点、替代方案的拟订三个环节。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2、试论述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及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资源的分配。
答: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
(1)资源对战略的保证作用: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由必要的资源保证。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的资源不能保证战略顺利、有效实施。
资源不能保证战略实施的原因:
a、战略制定者在思考程序上存在缺陷,他们没有注意到确保资源的必要性,从而制定了“空洞”的战略。
b、必要的资源难以预测而导致偏差,由于预测不准,结果造成缺乏资源保证的战略。
c、没有把握本企业资源,尤其是看不见的资源而出现错误,造成尚未预料的损失。
(2)战略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
正确的战略,促使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战略促使资源的有效储备:通过现有资源的良好组合,在变化中创造出新资源,从而为企业储备新资源。企业战略资源的分配:是指按战略资源配置的原则方案,对企业所属战略资源进行具体分配。
可分为人力资源和资金的分配两种。
(1)人力资源的分配:a.为各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关键岗位的关键人物的选择。明星员工。b.为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和技能储备,不断为战略实施输送有效的人才。c.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注意整个队伍的综合力量搭配和权衡。
(2)资金的分配:一般采用预算的方法来分配资金资源。
3、联系一家具体的企业论述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结构。
答:企业文化:指一个企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后,将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
当企业文化、企业目标和战略三者协调一致时,就能形成企业的巨大优势。
当外界环境变化,企业目标和战略发生变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和战略不一致,企业文化就可能阻碍企业的新目标、新战略的选择与制定,从而成为企业的严重劣势。
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1)物质层: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包括:厂容厂貌、产品外观及包装、企业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等。
(2)制度层: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 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 包括:企业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如:非程序化制度、职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庆功制度等)等。
(3)精神层: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目标及企业道德等。 如: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五、案例分析
杜邦的战略和组织结构变迁(见2010年7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