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首页 > 自考专业> 四川自考专业 > 四川自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计划(20

四川自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计划(2024年版)

2023-11-21 11:47:13   文章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报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2023年10月制定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结合自学考试特点,吸收高等教育改革成果。以专业规范工作为抓手,规范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自学考试转型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文学,专业类别为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4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学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初步从事本学科研究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能运用专业知识,在本学科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5.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和文学创作、传播以及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50101 教材明细表>>

课程类别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方式备注
公共基础课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笔试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笔试 
专业核心课300037美学6笔试 
400536古代汉语8笔试 
5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笔试 
6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笔试 
7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笔试 
800540外国文学史6笔试 
900541语言学概论6笔试 
专业拓展课1001611沟通技巧4笔试 
1104635诗词赏析3笔试 
1207562报告文学研究4笔试 
1310400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5笔试 
1411213语文教学研究6笔试 
 1500000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总学分74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按照时间分期及流派不同,从社会历史发展、文学思潮倾向等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名家及代表作品,掌握不同流派与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

2.报告文学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现代报告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及其特点,从时代性、纪实性、叙述性等角度分析研究。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包括报告文学中的诸多文学问题。

3.诗词赏析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古代重要诗词,从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群体、诗体风格等角度进行赏析。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美学特质、时代风格、内在意蕴产生更深的理解,感受传统诗词的精神内核,提升诗词赏析能力。

4.沟通技巧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人际沟通中的交流技巧,包括文字、肢体、语气等,讲述沟通技巧在展现情绪、表达诉求、反馈回应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沟通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语文教学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语文教学相关知识,包括一线语文教学教研经验、语文教学基础技巧、教学设计研究,从理论新知、教艺风采等维度讲解语文教学。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点。

6.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7.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为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建议在以下四类实习中挑选一类进行短期实习,并写出不少于3千字的实习报告:(1)中小学以及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实习;(2)媒体或文化、出版机构实习;(3)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4)与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1.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进行毕业考核。

2.综合考试注重考核应考者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8千字,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论文须经审查答辩后评定成绩。评定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方法,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升本                               专业代码:050101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0037美学6 
200536古代汉语8 
3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 
4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 
5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 
600540外国文学史6 
700541语言学概论6 
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1001611沟通技巧4 
1104635诗词赏析3 
1207562报告文学研究4 
1310400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5 
1411213语文教学研究6 
1500000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10 
合 计84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新计划课程备注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D050105汉语言文学(专升本),H050101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对应顶替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300015英语(二)14300536古代汉语8
4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4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
5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5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
6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6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
700540外国文学史6700540外国文学史6
800541语言学概论6800541语言学概论6
900037美学6900037美学6
10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1001611沟通技巧4选择顶替
1100815西方文论选读41104635诗词赏析3
1200816文艺心理学51207562报告文学研究4
1300818文献学51310400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5
1400819训诂学51411213语文教学研究6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新计划课程备注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升本), B050113汉语言文学(专升本),H050101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对应顶替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300015英语(二)14300536古代汉语8
4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4407562报告文学研究4
500442教育学(二)8501611沟通技巧4
6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6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
7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7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
8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8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
900541语言学概论6900541语言学概论6
1005687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41011213语文教学研究6
1100540外国文学史61100540外国文学史6
12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1210400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5选择顶替
1300818文献学51304635诗词赏析3
1400819训诂学51400037美学6
1502111教育心理学6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