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第十二章:第一节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在一定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注意:1、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
2、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形成货币需求的基本条件: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
(二)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视角
★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原因:
1、宏观与微观的货币需求分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2、货币需求既属于宏观领域,又涉及到微观范畴,单独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分析都有所缺憾。
(三)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
对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货币实际具有购买力的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少;对全社会来说,重要的是寻求更适当的货币需求量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m货币必要量;q待售商品数量;p商品价格;v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二)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两个著名的方程式1、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宏观角度
mv=pt 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p)乘以交易总量(t)
2、剑桥方程式——微观角度
y总收入;p价格水平;k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 名义货币需要
3、两个方程式的区别
剑桥方程式开创了货币需求研究的新视角。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说
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是出于交易动机(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动机(货币的预防需求)和投机动机。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般消费者对商品进行选择时,必然要考虑三个因素:效用、收入水平、机会成本。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总财富水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收入;(二)物价水平;(三)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利率);(四)其他因素。
1、信用的发展状况;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3、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相关链接:2013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