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中级财务会计 > 2012年自考“中级财务会计”讲义一

2012年自考“中级财务会计”讲义一

2012年07月24日    来源: 网络   字体:   打印
新春

  第一章 绪论

  1、会计的目标:提供会计信息(专业)。

  2、会计的本质:会计既是一个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

  3、1)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决定会计目标产生和发展变化;

  2)确定会计目标必须明确会计的本质和会计目标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3)会计目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会计目标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

  5、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其他外部使用者。

  6、内部使用者:企业内部管理者、企业职工。

  7、会计的分类:

  1)按信息的使用者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按服务行业不同可以分为多种行业会计;

  3)按服务的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会计;

  4)按服务的组织是否以获取盈利为目的分为盈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5)按核算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质可分为多种专门会计。

  8、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从服务对象来看,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重心在于对外提供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控制经济活动服务,其服务重心在于企业内部。(显著区别)

  2)从提供信息的约束条件看,财务会计主要受会计准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而且往往具有强制性;而管理会计主要受经营管理决策中的成本与效益关系的约束,这种约束相对灵活。

  3)从会计核算的过程来看,财务会计程序方法固定,以提供历史信息为主;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灵活,主要面向未来和现在,预测决策信息。

  4)从信息的报告格式和时间来看,财务会计有规定或公认的格式并且要定期编制(每年1月1日);管理会计主要为管理者作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适时的信息,强调的是信息的有用性,并不注重信息报告的形式。

  联系:

  1)都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2)目标相同,都是提供会计信息。

  3)在信息源上互相沟通、联系,财务会计给管理会计提供主要信息。

  9、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比较的特点:利用规定程序和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向企业外部提供信息:

  1)在内容上,中级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的一般的经济业务。

  2)在运用的理论上,中级财务会计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所依据的理论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3)在采用的方法上,中级财务会计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会计方法。

  10、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组织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预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

  1)会计主题,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应当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目的)。会计主体条件:a有一定物资、财产 b要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决定会计核算方法(非清算)。其作用是a可选择会计核算基础 b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也是主体的状态。

  3)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将公历时间作为会计期间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它是企业分期反映经营活动和总结经营活动的前提。

  4)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稳定。

  11、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意义。

  2)相关性原则,亦称有用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活动相关联,并且产生直接的影响。

  3)可比性原则,(横向企业之间同一事项的比较),是指财务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供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4)一贯性原则,是指一个企业所使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应当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及时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6)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信息使用者加以理解和利用。

  7)重要性原则,对企业有较大影响的事项在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12、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按照归属期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是指一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合,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包括因果关系配比和时间配比。

  3)实际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应从当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价值补偿;而资本性支出是指支出的发生是为当期、主要是为以后会计期间收入的取得,应由今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来补偿。

  5)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成本或费用)

  13、财务会计的要素:

  1)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按其流动性划分,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2)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能用货币计量的,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a平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确认;b取得时可确认。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同于收益,也不同于利得(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取得一般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两者兼而有之,更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般确认、理论上的确认)

  5)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费用的发生往往会引起企业资产的流出和损耗,或负债的增加,更终会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需要以取得的收入来补偿,收入补偿费用后,才能形成一定期间的利润。(理论上确认、一般确认)

  6)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更终财务成果。(利润永远不能确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确认)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损益表

  14、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计量是指为了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和计列有关会计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15、我国的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组成。

  16、《会计法》:1)强调会计信息失真的承担者(即企业法人);2)对会计信息的制假负有行政、刑法处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