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十二)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十二)

2007年05月17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报名

  第二十九课逍遥游

  一、字:飡==餐,反→返,知→智,辩—辨。

  二虚词:1、鲲之大:取独用法。2、鹏之徙于南冥也。取独用法。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前二“也”,是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是还是”。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且、夫”二个语气词,合用表示进一步发议论译为“再说”。“之”取独。“也”,句中语气词。6、则风斯在下矣:则、就。7、而后乃今培风:“而后”然后,“乃今”,就。8、之二虫双何知:这,(指示代词)作定语。9、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岂不…吗。(表反问的习惯说法)。10、且适南冥也:将要。11、彼且奚适:将。12、定乎内外之分:于(介)。

  三实词:1、怒而飞:奋发。2、天之苍苍:深蓝色。3、而后乃今培风:凭、乘着(动)。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阏”双声连绵词,阻隔、阻挡。“图”,计划、打算。5、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迅速的样子。“抢”,触、碰。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到去。“莽苍”,叠韵连绵词,郊野的颜色,这里代郊野。“果然”充实饱满的样子,这里形容腹饱。(形)。8、小年不及大年:寿命。9、朝菌不知晦朔:“晦”阴历每月更后一天。“朔”,月历每月初一。10、众人匹之:相比。11、绝云气:穿过。12、此大小之辩也:通“辨”,区别。1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取信。14、宋荣子犹然笑之:神态轻松的样子。1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誉”,称赞。“加劝”,更加奋勉,更受鼓励。16、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非”,责难。“沮”懊丧。17、非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数”读shuo.17、泠然善也:轻妙的样子。

  四活用:1、水击三千里:名→状,在水面上。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动,向南飞。3、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同上)4、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名→动,向上飞。5、彼于致福者:使到,即招致

  五、句: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则芥为之舟。(双宾语)3、莫之夭阏:(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奚以九万里而南为:(疑代)5、之二虫又何知:(同上)6、奚以知其然也:(同上)。6、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修辞上的互文见义。指五百年为一春秋,,即为一年。7、彼且奚适:(疑代)。8、彼且恶乎待哉:(疑代)(“且”,还要。“待”,依靠)。

  六、常用字:1、志:(1)常用义:A志向、志愿。B记载下来,如“《齐谐》者,志怪者也”。此义保存在现代汉语的“杂志”中。——记住。(2)“志”与“意”的意义有时可以相通。但“志”偏重于外向的思想活动。“意”偏重内心想法。(3)是“识”的古文形体。

  2、图:(1)常用义:A计虑、谋取,如要课“而后乃今将图南”—设法对付。B图画、画像—绘画(动)

  3、绝:(1)本义:断丝。(2)引申义:A弄断—断绝—尽B横越、穿过,如本课“绝云气”—到了极点(形)

  4、劝:(1)古义:勉力、奋力,如本课“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2)引申义:勉励、鼓励如“以劝事君者”—劝说。(3)古代“劝”不用于消极的劝阻。都用于积极的鼓励。

  5、年:从禾千声。(1)本义:谷熟,即谷物丰收。(2)引申义:年月的年—岁数、年龄。如本课“小年不及大年”。

  6、负:会意字,从人从贝。(1)本义:恃,即依恃、凭仗。(2)引申义:背倚、背靠着—背负—受载、承受,如本课“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蒙受—抱持—内心抱有、餐有—失败—背弃、违背—辜负、对不起人—欠缺、缺少、亏欠—赔偿、补偿。

  第三十课秋水

  一字:辩—辨,鼃==蛙,比—庇,卒—萃,豪—毫。

  二虚词:1、吾非至于子之门:如果不是(假设否定连词)。2、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取独。

  三实词:1、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叠韵连绵词,迷惘直视的样子。“若”,海神名。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前“闻”听说(动),后“闻”,见闻、学说(名)。3、吾非至于子之站,则殆矣:危险。4、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语”,谈论。“虚”,住地。5、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空、尽。6、乃知尔丑:浅陋。

  四活用:1、顺流而东行:名→状,向东。2、东面而视:同上。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意动,“认为少”,“认为轻”。4、此其自多也:形→意动,认为多,引申称赞、夸耀。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同上。

  五句:1、以为莫己若。(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2、我之谓也:代词复指宾语前置。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助动词,表被动。(被动句)4、又奚以自多(疑代)

  六、常用字:1、虚:(本义):大土山。(2)引申义:所在地、住地。如本课“拘于虚也”—都邑旧址—废墟。以上各义旧读QU,也写作“墟”。(3)还有一个常用义:空虚,(与“盈”“实”相对)——A不真实—敞开、打开。B枉然、白白地。

  2、语:(1)常用义:告诉(动)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读YU—交谈、谈论,如“尔将可与语大理矣。”(2)作名词时,常用义是话、言论—谚语。(3)“语”和“言”都有说话和言论意思。“言”是自动跟人说话,“语”偏重于回答问话或交谈。

  3、比:(1)本义:并列、并排。如“子比而同之”(2)引申义:A连接、接近—及、等到B偏袒。以上各义旧读bi.C比较,如“此其比万物也”—比照。(3)通“庇”,寄托。如本课“自以比形于天地”。

  4、形:(1)本义:形象、形状。如本课“自以比形于天地”(2)引申义:形迹—形成,成为某种形象(动)——使动,使之现形、显露—形势。

  5、方:与道、理有同义的地方。都指学问、道理、规律、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但有区别:“方”重在技巧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指行为品质的正直,作表正在、方才、将要等意义的副词。

  三十一五蠹

  一字:蜯==蚌,说→悦,脩——修,翦—剪,采→棌,窦—渎,饟==饷,士→仕,橐——托,庸→傭,有—又,上—尚。

  二虚词:1、尧之王天下也:取独。2、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用来的办法。

  三实词: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承受得起。读sheng.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期望、要求。“修”学习。“法”,效法。3、而民自治:自然治理得好。4、饥岁:荒年,五谷不收叫饥。5、穰岁之秋,疏客必食:“穰岁”,丰年。“食”拿食物给吃。6、是以古之易财:轻视。7、地方百里:两个词,土地、见方。8、执干戚舞:“干”,盾。“戚”,斧。9、中世逐于智谋:竞争。10、子言非不辩也:言辞动听。

  四活用:1、使王天下:名→动,作王,统治。2、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形→意动,以…为美,赞美、称道。3、禽兽之皮足衣也:名→动,穿。4、尧之王天下也:名→动,统治。5、故传天下不足多也:形→动,称赞。6、故人重之:形→意动,认为…重,看重。7、夫山居而谷汲者:名→状,在山上,到山谷里,表处所。8、泽居苦水者:“泽”,名→状,在沼泽地区,“苦”,形→意动,以…为苦。9、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使动,使…归附。“王”同上。

  五句:1、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双宾语。2、而身为宋国笑:被动句。3、为之政:双宾语。

  六常用字:1、备:(1)常用义是防备。如“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具备、准备。——齐备——设施,措施,如本课”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全、尽。如”备遭艰厄“。

  2、臣:(1)本义是奴隶。如“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2)引申:君王身边的官吏——动词,臣服——对君王的谦称。

  3、身:(1)本义是指怀孕。后写作娠。(2)另一常用义是指身体的躯干部分——泛指身体——自身。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亲自,如“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生命。(3)身、体的区别:身指躯干,体指身体的各个部分

  4、法:(1)基本义是法则,法度。A法令、制度、规章。B特指法律、刑法。(2)方法,措施。(3)取法、效法。如“不法常可”。(4)动词,依法处治。“将法太子”。

  5、遂:(1)常用义:顺利完成,成功。如“四者无一遂”。2)引申义:形容词,顺利。如“可遂破也”——副词,竟然——副词,于是、便。如“遂田于贝丘”。

  遂、竟的区别:在“完成”这个意义上同义,但前者强调目的的完成,后者则是过程的终结,如未遂政变,未竟事业。

  6、伐:甲骨文象用戈砍人的头,(1)本义:砍杀。(2)引申义:砍伐(树木)。如“伐木丁丁”——讨伐、进攻,如“司马错欲伐蜀”——批评、责备。如“伐孔子之说”——功劳,如“自矜功伐”。

  征、伐、侵、袭、攻的区别:是一组近义词,征带有褒义,更初用于天子攻诸侯,攻无道者。侵和袭带有贬义。伐是中性的,后来由于常同征连用,也带有褒义了“征伐以讨其不然”。征和伐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军事行动;侵和袭是不宣而战的秘密军事行动,袭比侵更富于隐藏性和突然性,是偷袭。攻是攻打,多指具体攻打某个地区或城市。

  第三十二课论贵粟疏

  一字:畜—蓄,臧→藏,畮==亩,政—征,贾→价,亡—无,仟—阡,佰—陌,文→纹,责→债,敖→遨,

  二虚词:1、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两次。2、明主知其然也:如此,这样(代)。3、故民可得而有之:表顺接的连词。4、民者,在上所以牧之:用来的方法。5、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如今(假设将要发生的事情。)

  三、实词:1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防备的措施。2、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不让、不亚于。3、不农则不地著:土著定居一地。4、虽有高城深池:护城河。5、不待甘旨:味美的食物。6、虽慈母不能保其子:保有。7、实仓廪:充实。8、民者,在上所以牧之:养、治理。9、盗贼有所劝:勉励、鼓励。10、中人弗胜:“中人”,一般人。“胜”,胜任。11、尚复被水之灾:遭受。12、当具:被摊派上。13、交通王侯:交结往来。14、衣必文采:锦绣衣服。15、有仟伯之得:本指田间小道,这里指代田亩。16、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前“务”要务(名)。后“务”致力于(动)17、粟有所渫:流通。18、三曰劝农功:“劝”鼓励。“功”,事。19、汤池百步;贮有热水的城壕。20、爵者。,上之所擅:专有。

  四活用:1、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使动,使…吃,使…穿。2、而国亡捐瘠者:用作名词,指被遗弃的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3、不地著则离乡轻家:形→意动,把看得轻。4、故务民于农桑:使动,使尽力地去做。5、薄赋敛,广畜积:使动,使…轻;使…广。6、在于把握:动→名,握起来的手掌。7、然而众贵之者:形→意动,把…看得很贵重。8、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形→意动,把…看得贵重;把…看得轻贱。9、乘坚策肥:“坚”“肥”形→名,坚车肥马。“策”,名→动,用鞭子赶马。10、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形→意动,把…看得卑贱;把…看得尊贵。11、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形→意动,认为…低贱,认为…尊贵。13、欲民务农,在于贵粟:形→使动,使…贵重起来。

  五句: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判断句。“所以者”就是“导致的原因”。

  六、常用词:

  1、贫(穷):(1)贫的基本含义:寡少,一般是日常生活中衣食钱财的缺乏。穷的基本含义是“困迫”,一般指处境困顿恶劣,走投无路。常用来指仕途中的不得志。贫乏连文,义相近。贫贱连文,义相关。贫与富相对为文。穷困义相近,连文。穷的对立面是达或通。(2)引申义:极、尽、寻究。

  2、文(字):(1)本义:指在人的身体上刺绣花纹。(2)引申义:泛指花纹、纹理。后造“纹”字——泛指一切汉字——文教如“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章,如“故为之文以志”——法律条文——华丽、有文采,如“其旨远,其辞文”具体的锦绣服装、花纹-,如“衣必文采”。(3)文章。指才华、文字写成的文章——修饰,文饰。成语“文过饰非”。

  字:(1)本义:生孩子,生育。(2)引申:抚养、抚育——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合体字——泛指文字。

  3、走:(1)本义:跑。如“夸父与日逐走”。(2)引申义:特指逃跑、逃奔,如“城坏,齐人走”。亡走连文,奔走连义——奔向某地。

  走、行的区别:行,是现代的走;走,是现代的跑。缓慢而行叫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快行而行叫趋。入而徐趋。比趋的速度还要快,步伐还要大,是走;比走的速度还要快是奔。走是跑,奔是飞跑,狂跑。

  4、策:(1)本义:马鞭。如“振长策而御宇内”(2)引申义:鞭策、赶,如“乘坚策肥”—计数的小筹—卜筮用的蓍草——谋划、策划——策略。不足。(3)通“册”,简册。

  5、亡:(1)常用基本义:逃匿,逃跑。如“桓楚亡”。亡逃连文,义近……亡匿连文。流亡连文。亡走连文。奔亡连文。亡失变文同义。存亡相对为文。(2)引申:灭亡、衰亡。亡兴相对为文。(3)亡与“无”音义相通。

  第三十三课报任安书

  一、字:罢—疲,说→悦,卒→猝,指→恉,脩——修,徇——殉,旃——氊。愬==诉,诎——屈,剔==剃,穽==阱,枪—抢,以—已,罔→網,摩—磨,责→债。

  二、虚词:

  1、若望仆不相师:指代对方的副词。“不相师”即不向您学习。

  2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在旁边,谦敬副词。

  3顾自以为身处秽,动而见尤:“顾”只是(转折连词)。“见”:被(表被动的助动词)。

  4士为知己者用:帮、替(介)5、适足以见笑而自点:“适”仅仅、只(副)。“见”被(表被动的助动词)

  6、行莫丑于辱先:没有谁(否定性无定代词)

  7、商鞅因景监见:凭着、依靠(介)

  8、乃欲仰首伸眉:竟然、居然(副)。

  8、主上幸以先人之故:表敬副词,表示对方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幸运或恩惠。

  9、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都、全(范围副词)。

  10、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乎”,于(介),“固”,本来(副)

  11、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同…相比(介词,引进比较对象)

  12、特以智穷罪极,卒就死耳:“特”,只不过,仅仅(副)。“卒”,终于。(副)1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肯定性无定代词)。

  1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译为“导致…的原因”,“所”是辅助性代词:“以”是介词。“殆”,表推测委婉语气的情态副词。

  15、以稍凌迟…,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稍”,渐渐(副)。“乃”,才(副)。“斯”,此、这(代)

  16、所以隐忍苟活…者:同第14题。

  17、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胜”,尽(副)。“唯”仅仅(副)

  18、思垂空文以自见:来(连接行为动作的目的)

  1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句首语气词,相当于“乃”。20、凡百三十篇:总共(副)21、然此可为智者道:“然”,但是(转折连词)。“为”,给、对(介)

  22、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直”,仅仅、只不过(范围副词)。“宁”,难道(表反诘语气副词)

  23、谨再拜:表敬副词。

  24、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虽”,即使(连)。“弥”,更加(程度副词)

  25、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且”,姑且(副)。“与”,根据、随着(介)

  26、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竟然、居然(副)。

  2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适足取辱耳:“虽”即使(连)。“以”,来(连接动作行为的目的。)。“适”,恰好、正好(副)。

  三、实词: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不相师:“勤勤恳恳”,诚挚恳切。“望”,怨。

  2、仆虽罢驽:“罢”疲弱。“驽”,劣马。此处比喻自己才能庸劣低下。

  3、身残处秽:污秽低贱。

  4、独郁悒而谁与语:双声联绵词,忧愁苦闷。

  5、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闲得竭指意:“浅”,少。“闲”,空闲。“指”,意旨,心里的想法。

  6、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冬季:“不测”,很深。“迫”,临近、接近。

  7、仆又薄从土雍,恐卒然不可为讳:“薄”,迫、逼近。“卒然”,突然。

  8、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抒发。

  9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遗憾。

  10、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阙然”,(时间)隔了很久。“报”,回答、回信。“过”,过夫。

  11、修身者智之符也:符信、凭证。

  12、爱施者仁之端也:“爱”,爱怜、同情。“施”,施舍。

  13、取与者,义之表也:标志。

  14、祸莫憯于欲利:惨痛。

  15、诟莫大于宫刑:耻辱。

  16、赵良寒心:灰心失望。

  17、事有关于宦竖…而况于慷慨之士乎:“竖”,卑贱者。“慷慨”,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18、仆赖先人绪业:“赖”依靠。“绪业”,余业。

  19、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有听将搴旗之功:“行伍”,军队的代称。“搴”,拔取。

  20以为交游光宠:光耀和荣幸。

  21无所短长之效:“短长”,偏义复词,重在“长”,指长处特长。“效”,奉效、献出。22、不以此时引纲维:比喻国家的法度。

  23、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负”,缺少。“乡曲”,乡里。

  24、使得奏薄技:进、奉献。25、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知”,交往,社交往来。“室家”指妻室。

  26、竭其不肖之才力:不贤。27、接殷勤之余欢:“接”,交流。“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28、自守奇士:自守节操。

  29、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涕”,泪。“沬”,用手捧水洗脸。“饮泣”,泣不成声。30、陵败书闻,主上…听朝不怡:“闻”,被听到。“怡”,愉快、高兴。

  31、诚欲效其款款之愚:“效”,献。“款款”恳切忠实的样子。

  32、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显露。

  33、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推论、阐述。

  34、塞睚眦之辞:仇怨。

  35、以为仆沮贰师…,遂下于理:“沮”,中伤、诋毁。“理”,大理,掌管诉讼刑狱的官。

  36、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拳拳”,忠实诚恳的样子。“列”,陈述、申辩。

  37、卒从吏议:判决。

  38、货赂不足以自赎:财物、钱财。

  39、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囹圄”:监牢。“告诉”,申诉、诉说。

  40、聩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聩”,败坏、毁坏。“佴”,相次,等于说紧接着。41、固主上所戏弄:玩弄。

  42、若九牛亡一毛:丢失。

  4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并比、相提并论。

  44、卒就死耳:走向。

  45、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关”套上、戴上。“被”,蒙受、遭受。“婴”,绕。

  46、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指自杀。

  47、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抢”,触、撞。“惕息”,惊恐、害怕的样子。48、所谓强颜耳:厚颜,在面子上顶着。

  49、审矣:清楚、明明白白。50、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凌迟:“绳墨”,比喻法律。“凌迟”,衰颓。

  5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世也:“粪土”,指代监牢。“恨”遗憾。“没世”,了却一生。“文采”,文辞、才华。

  52、唯倜傥之人称焉:“倜傥”卓越特出。“称”,称颂,这里用作被动,指被称颂。53、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抒发愤懑。

  54、略考其行事:事迹。

  5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察、考究。“纪”,纲纪,这指事物的规律。

  56、下流多谤议:“下流”,入在卑贱者的行列中。“谤议”,讥评议论。

  57、重为乡党所笑:“重”,深深地。“乡党”乡里、乡邻。58、曼辞以自饰:美好。

  四、活用:1、动而见尤:名→动,过错→怪罪、责备。

  2、女为悦己容:名→动,打扮容貌。

  3适足以见笑而自点乎耳:名→动,玷污。

  4、请略陈固陋:形→名,鄙陋之见。

  5、行莫耻于辱先:使动,受…辱。

  6、显岩穴之士:使动,让…彰显,即推荐。

  7、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轻”意动,以…为轻,即看不起、轻视。“羞”,使动,使…感到羞耻。

  8、舒愤懑以晓左右:使动,使…知晓。

  9、耻辱者,勇之决也:意动,以可耻。

  10、在闒茸之中:形→名,社会地位卑贱的人。

  11、随而媒孽其短:“媒”通“酶”,“孽”通“糵”,酵母、酒曲。名→动,酿、酿成。

  12、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形→名,甘美的食物,不多的东西。

  13、欲以广主上之意:名→动,推广。

  14、倡优畜之:名→状,象对待倡优一样。

  1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使动,使…受辱

  16、积威约之渐也:副→名,逐渐形成的一种状况。

  17、思垂空文以自见:使动,使…流传。

  18、以通其狂惑:使动,使…发泄出来。

  五句:1、而谁与语:(疑代介词宾语前置)。

  2、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用法同上)前一“为”介词,后一“为”是动词。

  3、尚何言哉:(疑代动词宾语前置)

  4、何以异之:(同1)。

  5、安在其不辱也:(同3)

  6、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是两个双宾语句。

  7、明主不晓……遂于下理:用的是委婉修辞手法的避讳语,避冒犯。

  8、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用典中的引事。

  9、是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仆”是对己用的谦称,“左右”,是对对方的敬语。10、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用典中的引言。

  1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委婉语中的谦敬语。

  六常用字:

  1、俭:(1)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如本课“分别有让,恭俭下人”。恭俭连文,恭,待人恭敬有礼;俭,谓律已严谨而不越礼。(2)引申义:节俭,俭省——不丰足,特指年成歉收。

  2、负:会意字,从人从贝,(1)本义:恃,依恃、凭仗。负恃同义连文。(2)引申义:背倚,背靠着。如“负青天而莫夭阏者”——用背或肩背东西,用身子驮东西。——受载、承受如“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蒙受如“其负下未易居”——抱持——内心抱有,具有——失——背弃、违背如“田荣者,数负项梁”——辜负,对不起人如“客果有能,吾负之”——欠缺、缺少,亏欠,如本课“仆少负不羁之才”——。赔偿、补偿。如“负其百金”。

  3、爱、惜、怜:(1)爱和怜在“喜爱、怜悯、哀怜”上是同义。爱和惜,在“爱惜、珍惜”上的意义相同。怜和惜则在“哀怜、哀悯”上可以相同。

  爱、惜、怜的区别:(1)、爱的本义是喜爱,怜也有喜爱的意思。在这一点上,爱怜可以同义连文。但怜的喜爱义上古较少用。爱的怜悯的意思。但在上古也较少用。(2)、爱还有爱护、爱惜、珍惜的意思,引申有舍不得,吝啬的意思,这是怜不具备的。(3)、怜有欣羡、羡慕之义,上古爱不具备此义。(4)、在爱和惜来说,A惜所涉及的对象一般都是抽象的宝贵的东西,如光阴、生命、荣誉等;而爱一般用于衣食财物之类的具体的东西。B惜不具备喜爱的意义,却有惋惜的意思,爱惜连用,也是惋惜、同情的意思。(5)怜、惜相比,惜的爱惜程度很深,还引申有贪求、贪恋义。因此,贪惜同义连文。

  4、反:(1)本义:手心翻转。如“以齐王,由反手也”。(2)引申义:反复,如“安反侧于万物”——相反、对立——反而如“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反叛,叛变。——回归。写作“返”,如“使子路反见之”。——。写作“返”,归还。如“公子受食反壁”。

  5、复:从彳,复声,(1)本义:回来。如“不远而复——回归,还原,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重新、再次——报复。如”纵无披坚执锐北面复匈奴之志“。

  6、要:是腰的本字。(1)本义指人的腰身。如“一脛之大几如要”(2)中间。从中隔断——中途拦截——要挟,强逼——要求、求取。——重要、主要、关键的东西,yao,如“此用兵之要术也”——总括,概括如“要之”——简要。如“可谓要言不烦”。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