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中国新文化概论”论述题八
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答: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或比女诗经》较早的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诗经》的各篇原来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的划分也正是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反映十五个地区风土人情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京都地区的音乐视为正声。颂是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是边歌边舞的。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具体的文化特征。诗,乐,舞三者特别是诗与乐密切结合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影响是深远的。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唐五代和宋代早期的词,元代的散曲,杂剧,南戏以及以后的戏曲,都是诗,乐,舞或诗与乐密切结合的。
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另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答:我们说中国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指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更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潜明确的正偏,内外,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地位的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其中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更主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这种带有礼制性的建筑制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礼记》中的宫室制度就是当时的宗教礼制在建筑上的物化。古建筑中的等级观 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孔子曾批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时用“山节藻榈”为不智,说明建筑上的礼制观念在当时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礼制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什么叫中和之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条,束缚了作家的思想,限制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使得古代艺术的感染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是历史时代局限的必然结果。
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这一审美观念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答:祟尚自然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祟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对音砾,绘画,诗歌,山水游记都有较大的影响。庄子把自己心目当中的理想音乐描绘成“天籁”,“天乐”,就是指的秉承天然元气的自然之乐。追求纯真自然,反对雕琢矫饰,是道家共同的审美风格。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山水自然之美成了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把自然美景作为描绘的重点,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画,从此盛行起来。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 之作。他的田园诗描绘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并将自己美好的心灵影射在自然景物之上,虽所用语盲平淡质朴,不加藻饰,所写景物真淳自然,寻常可见,但由于作者“以心托物”,从而使散缓无奇的悬物具有了超凡脱俗的情韵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直到今天,自然美仍然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术审美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答: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涎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相互交流,才可以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化”的人。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盲,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朋影响。文化不仅对语音有影响,对语法有影响,尤其助词汇的影响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答:我们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或叫“事类”),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在产生文字之前,人类已经有了记录思想的需要,并创造了契刻记事,结绳记事等方法。当人类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以后,日常生活中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时,结绳记事等方法已不敷使用,于是有了创造文字的需要,文字也应运而生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又对文字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就促进文字的不断发展。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各民族都会依据本民族的文字特点形成许多文化事象。如汉民族根据汉字可拆可合的形体特点,造成特有的字谜游戏和姓氏避讳中的缺笔避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这些由文字直接衍生的文化事象,使文字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是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答: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积长期存在。我 们说语言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是因为人类文化行为的发生,人类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传承,都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如人类的生产经验是世代发展的,这种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语言的世代传承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生产经验的积累要少得多,发展要慢得多。再如汉语方言众多,这给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曲艺的形成,发展和极大丰富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语言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有得要影响,对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是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象不可能传播和传承。 文字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文字对语言发展的影院上。文字记录语言。)使语言有了书面语这种存在形式,这对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口语记载下来,词汇才能逐渐积累,益丰富,文辞才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语言才能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华美。
为什么说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是更重要的
答: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之所以是更重要的,这是因为语言的变化化较缓慢,当民族的其他特征发生变化时,语言往往还是统一的。而且,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积淀民族历史和文化,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俗传统的传承,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之,民族对语言也有强烈的制约作用,民族的发展变化常会影响到语言的演变方向。
什么叫避讳 举例说明通过进行避讳有哪几种方式
答:避讳是中国特有的—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通过文字进进避讳有以下几种方式:③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
早期有汉字崇拜是怎样形成的 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文字初创时期,文字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种状况使文字与权力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容易使人们产生文字祟拜的心理。大概汉字从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把它作为祟拜的对象。文字崇拜主要表现在;⑦文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为“河图洛书说”;⑧圣入造字说,其典型代表为“仓颉造字说”;⑩利用刻有文字的甲骨进行占卜;④中国民间“敬惜字纸”的传统;⑧把一些带有“吉祥”义的文字作为“吉祥”的象征。
为什么说20世纪后期关于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答:我们之所以说20世纪后期关于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的领域,是因为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火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人们揭示汉字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突出了汉字与汉民族,汉文化等的关系研究,加强了汉字教育,汉字信息处理和汉字传播等汉字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汉字与思维方式,汉字与民族文化传播,汉字与艺术,汉字与民俗等关系的认识,并在信息处理,汉字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什么 这种审美理想在书法美学中有怎样体现的
答: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理想是:祟尚中和之美,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素朴和谐统一。这种审美理想体现在书法美学之中,强调对立面的和谐的统,要求情感抒发要符合理性规范,追求情感抒发和客观规律的融合统一,形神兼备。就整篇作品的布局来说,横有行,纵有列,严整有序,但又可因地制宜地作各种不同的安排,如扇面,题画等。就各种字体来说,篆书,隶书,楷书可以规规矩矩,方方整整,行书,草书作品则要求淋淳酣畅地尽兴发挥,就个体字形来说,整体上是方整的,但在乎正安稳之外又富有变化:篆书略成纵势展开,隶书呈横势展开,楷书则基本上方整一致。字的内部布局有很强的规律性,但又蕴含了诸多的变化因素,如通过构件位置的移易可以造成离与合的变化,通过笔形的曲直变化可以造成刚与柔的效果;通过笔势的稳,险,缓,急可以传达静与动的神态,通过用墨的浓谈湿燥可以烘托肥瘦阴阳的境界。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方快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美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