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传播效果研究(上)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理解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有关学习内容将在下一章继续讨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1.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2.按其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划分的认知、态度和行动3个层面的传播效果。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可分为环境认知、社会价值的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示范3个层面的传播效果。
4.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
3.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6.宏观的传播效果研究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传播效果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1.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及其媒介飞速发展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
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三个时期:(1)“魔弹论”(即“靶子论”)时期;(2)“有限效果论”时期;(3)“新效果理论”时期。
(二 )早期的“魔弹论”
1. “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靶子论”)的概念和它所强调的要点。
2. “魔弹论”产生的背景。“魔弹论”的错误。
(三)“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1. “传播流”的概念。“传播流”研究的三项成果。
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的主要理论发现:(1)“先有倾向”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3)“意见领袖 ”和“两极传播”。传播效果被区分为“补强”、“结晶”(明朗化)和“改变”等类型。
3.卡茨等人的《人际影响》。
4.罗杰斯的《革新事物的普及》。
5.“传播流”研究的焦点和有限效果模式。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说服性传播的含义。霍夫兰与说服性传播。说服效果与传播者、信息内容、说服与诉求的方法、受传者的个人和社会属性的密切关系。说服性传播采用的实验心理学方法。
(五)“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基本观点。赫卓格和贝雷尔森的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新发展。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宏观效果理论
1.20世纪60年代末起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有限效果论”的局限性。
2.20世纪70年代后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quot;假说。”培养分析“假说。”编码与释码“研究等。
3.宏观效果理论的共同特点。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主体的“把关”与主体定向
把关是传播者对传播效果发挥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把关模式”的要点。
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效果的概念。可信性的两个基本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3.“休眠效果”(睡眠者效果)的概念。低可信度信源发生的信息处于“睡眠”状态及其效果显现与可信性负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的含义和两面提示的含义。两种方法的利与弊。霍夫兰等的实验结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2.“明示结论”与“寓结论于材料之中”:两种方法分别产生的效果。两种方法有效性的一般结论。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说服者用来打动对象的两种基本做法。两者的区别及其效果的有效性。
4.“警钟效果”(恐惧诉求):“敲警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敲警钟”的双重功效。贾尼斯等的研究。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传播对象的概念。
2.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的概念。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卡茨等人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标准。
3.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含义。凯利等人的有关研究成果。
4.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可说服性”的概念。贾尼斯的“自信心假设”。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四)早期的“魔弹论”
(五)“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六)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七)“使用与满足”研究
(八)“新效果理论”
(九)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十一)船舶对象与传播效果
四、考核要求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1.识记:(1)传播效果研究的双重含义及其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2)传播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4)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
2.领会:区别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效果划分的不同层面。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1.识记:(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研究;(6)宏观的传播效果研究;(7)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领会: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的具体内容。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1.识记:(1)传播效果研究出现的媒介背景与社会环境;(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3个时期。
2.领会: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表明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四)早期的“魔弹论”
1.识记:(1)“魔弹论”(“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的含义;(2)“魔弹论”产生的背景。
2.领会:“魔弹论”的缺陷及其谬误。
3.应用:利用历史上的实例证明魔弹说的谬误。
(五)“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1.识记:(1)“传播流”的含义及其研究成果;(2)拉扎斯菲尔德等的理论发现;(3)卡茨等的验证;(4)罗杰斯的理论发现;(5)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有限性 ”与有限效果模式的联系。
2.领会:从拉扎斯菲尔德、卡茨到罗杰斯的“传播流”研究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3.领会:运用两极传播(含意见领袖)分析、检验人际传播的案例。
(六)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1.识记:(1)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特点;(2)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3)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方法。
2.领会: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意义。
3.应用:传播媒介对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的具体运用情况。
(七)“使用与满足”研究
1.识记:(1)“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角度和基本观点;(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发展;(3)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2.领会:“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3.应用:不同媒介的受众在“使用与满足”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八)宏观效果理论
1.识记:(1)“有限效果论”的局限性;(2)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3)宏观效果理论的共同特点。
2.领会: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的具体内容。
(九)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识记:(1)主体的“把关”与效果定向的含义;(2)信源可信性的效果研究的内容;(3)“休眠”效果(睡眠者效果)研究的内容。
2.领会:从传播主体出发研究传播效果的意义。
(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识记:(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研究内容;(2)“明示结论”与“寓结论于材料之中”的研究内容;(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的研究内容;(4)“警钟效果”(恐惧诉求)的研究内容。
2.领会: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3.应用:各种传播技巧对受众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十一)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识记:(1)传播对象的含义;(2)意见领袖的作用;(3)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研究内容;(4)受传者个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2.领会: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编辑推荐: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