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自考《现代汉语》教材大纲第六章
第六章 修辞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词语、句式的选用和语境的关系,了解词语修辞、句子修辞的手段以及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基本知识。
(二)学会识别和纠正一些常见的修辞不当的现象和歧义现象。
(三)了解语言节奏的含义及其作用。
(四)熟悉一些常用的修辞格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修辞的基本要求
修辞的基本要求,一是目的明确,方能准确地传递语言信息;二是适合特定的情境,方能使言语与语境和谐协调。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
词语组织起来要注意声音的配合,特别是单双音节词语配合,使音节分布匀称;词语的组织还必须考虑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的配合,使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协调一致。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句子的修辞重在句式的选择,注意上下文衔接的连贯周密,层次分明,同时又要简洁凝练,焦点突出。
第四节 歧义问题
产生歧义的原因有语音上的、词汇上的,也有语法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上的,还有语义上的。可以通过变换等方法来消除歧义。
第五节 语言的节律
散文中整句与散句结合,上下句交替使用,恰当安排平仄,可以使文章节奏铿锵,琅琅上口。诗歌中,特别是格律诗,则更加讲究节奏,讲究平仄,讲究押韵,可吟可唱。
第六、七节 常用修辞格
常用的修辞格这里主要介绍l2种: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修辞的基本要求
1.领会:修辞一要目的明确,找准位置;二要选好语句表达方式以适应特定的语境。
2.应用:辨识不合修辞要求的言语表达。
(二)词语句式的选择
1.领会:词语句子选择的要求。
2.应用:识别常见的词语句子修辞不当的现象,并能予以修改。
(三)歧义的消除
1.领会:(1)产生歧义的原因,(2)主要的消除歧义的方法。
2.应用:(1)能揭示造成歧义的所在,(2)运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歧义。
(四)节律
1.领会:节律安排的作用和汉语散文诗歌节律安排的主要手段。
2.应用:根据诗文节律的需要,调整词句。
(五)常用修辞格
1.识记:l2种常用的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2.领会:这12种修辞格的表达作用。
3.应用:(1)能辨认上述修辞格,(2)能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格,(3)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格运用不当的现象,并能予以修改。
1 | 2 | 3 | 4 | 5 | 6 |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