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教材大纲第六章
第三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群体的定义和类型、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群体的规范与角色、群体凝聚力四个主要问题。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能够合理地分析、解释、引导和控制群体行为,以提高群体行为的有效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定义与类型
(一)群体与群体行为
群体概念的含义。群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二)个体为什么加入群体
个体加入群体更主要的原因: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
(三)群体发展的阶段
五阶段模型。间断一平衡模型。
(四)群体的类型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第二节 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
(二)群体成员资源
个人能力。性格特点。
(三)群体结构
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四)群体任务
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
第三节 群体规范与角色
(一)群体规范的功能
群体规范。正式的群体规范与非正式的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一般类型。群体规范的功能。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1.群体规范形成的四种主要方式:群体成员所做的说明;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私人交谊;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
2.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能促进群体生存;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能减少群体成员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允许群体成员表达群体的中心价值观。
(三)角色建立与适应
角色的概念。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待。心理契约。角色冲突。
第四节 群体凝聚力
(一)凝聚力的来源
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人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范;(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以前成功的经验。
(二)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
高凝聚力群体对生产率的影响。低凝聚力群体对生产率的影响。群体凝聚力、绩效规范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凝聚力的评价
问卷调查法。数量分析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二)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三)群体规范与角色
(四)群体凝聚力
四、考核要求
(一)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1.识记:(1)群体的含义(包括对群体的五点解释);(2)群体行为的基本模式;(3)群体的类型。
2.领会:(1)个体为什么加入群体;(2)明确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3)描述群体发展的两种模型。
3.应用:(1)区别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比较、评述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和间断一平衡模型。
(二)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1.识记:(1)群体外部环境条件所包括的八个方面;(2)群体成员资源的两个方面;(3)群体结构所包含的三个变量;
2.领会:(1)群体外部环境条件的各个方面对群体行为的影响;(2)群体结构的各个变量对群体行为的影响;(3)群体任务对群体绩效的影响。
3.应用:具体分析群体成员资源的两个重要变量是如何影响群体行为的。
(三)群体规范与角色
1.识记:(1)群体规范的含义;(2)群体规范的一般类型;(3)角色的含义;(4)心理契约。
2.领会:(1)群体规范的功能;(2)群体规范的形成;(3)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
3.应用:(1)联系实际解释说明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待以及角色冲突四个概念。(2)解释如何适应角色的要求以及如何解决角色冲突。
(四)群体凝聚力
1.识记:凝聚力的含义。
2.领会: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群体凝聚力的高低对生产率的影响。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