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考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2024年版)
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1008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中药鉴定、中药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中药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药品经营管理、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的鉴定与质量评价、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制剂制备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中成药质量评价方法选择、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岗位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中医药行业及药事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5.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和国际趋势;
6.具有一定的中药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中药行业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本专业课程设置如下表,必考课程为8门,学分为43分。选考门数不少于6门,学分不低于30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专业名称:中药学【点击查看新旧课程顶替对照表】
代码:100801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必考课 | 思政课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核心课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5 | 14544 | 药事管理学(本) | 6 | |||
6 | 03046 | 中药药理学 | 4 | |||
05078 | 中药药理学(实践) | 1 | ||||
7 |
13558 | 分析化学(中药) | 8 | |||
13559 | 分析化学(中药)(实践) | 2 | ||||
8 |
14707 | 中药分析 | 4 | |||
14708 | 中药分析(实践) | 2 | ||||
选考课 | 推荐选考课 | 9 | 03049 | 数理统计 | 4 |
选考门数不少于 6门,学分不低于 30分。 |
10 | 13202 | 生物化学(药) | 3 | |||
11 |
03044 | 中药药剂学 | 7 | |||
03045 | 中药药剂学(实践) | 2 | ||||
12 |
05081 | 中药文献学 | 4 | |||
11252 | 中药文献学(实践) | 2 | ||||
13 | 05079 | 中成药学 | 5 | |||
14 | 02895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 5 | |||
15 |
14540 | 药理学(本) | 5 | |||
14541 | 药理学(本)(实践) | 1 | ||||
16 | 07906 | 药用植物栽培 | 5 | |||
17 | 04377 | 中药资源学 | 4 | |||
18 | 05082 | 波谱学 | 6 | |||
19 | 07844 | 人工智能导论 | 4 | |||
毕业环节 | 20 | 10254 | 中药学毕业论文 | 0 | ||
总学分 | 73 |
说明:1.考生取得理论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后,方可报考相应的课程实践。
2.考生取得所有理论课程考试及相应课程实践的合格成绩后,方可报考毕业论文。
四、报考条件
凡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医药学类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本专业。
五、毕业要求
1.凡取得本考试计划规定15门课程(包括毕业论文)的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73分及以上,政治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可申请办理本专业毕业证书。
2.本专业为专科起点本科层次,考生申请毕业时须提供国家承认学历的医药学类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证书。
六、课程说明
1.药事管理学(本)[14544]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事管理基本原理、药事组织设置及其职责、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广告、价格、使用、监管等环节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对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广告、价格、使用、监管等环节综合管理等。要求掌握药事管理的理论、方法;熟悉我国药事管理组织、职责以及药事法规内容,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中药药理学[03046]
本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等。
3.分析化学(中药)[13558]
本课程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包括滴定分析方式、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各类滴定分析方法及应用。仪器分析部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仪器基本结构及使用。
4.中药分析[14707]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在植物类、动物类及矿物类药材中各化学组分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运用现代仪器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各类中药的化学组分分析及对中药质量评价的能力。
5.数理统计[03049]
本课程主要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医药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学。内容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模型简介、抽样分布和数据的简化、点估计、区间估计、参数假设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统计决策理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统计思维,为做好科研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发挥重要作用。
6.生物化学(药)[13202]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及相关理论。要求理解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等与机体新陈代谢相关分子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基本代谢过程及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动态代谢过程,分析和定量化物质代谢与机体功能的相互关系等。
7.中药药剂学[03044]
本课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要求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
8.中药文献学[05081]
本课程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文献学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中药文献领域的有关问题,包括中药文献学基础知识、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外文文献、网络文献及文献的实际应用等。
9.中成药学[05079]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成药的剂型、鉴定、包装、生产、广告、销售及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及中成药的简史、国内外研究动态、分类与命名等内容。要求熟悉常见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
10.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02895]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病原及所致疾病、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1.药理学(本)[14540]
本课程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药理作用、常用西药的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要求掌握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12.药用植物栽培[07906]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情况、重点讲述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产品分级和加工等技术原理)和常见代表性的根茎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等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栽培技术。
13.中药资源学[04377]
本课程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中药资源的构成与分类、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和道地药材、中药资源的调查、中药资源的化学成分、中药资源评价、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的管理等内容。
14.波谱学[05082]
本课程主要是以光学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与光相互作用为条件,建立物质分子结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物质分子几何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和分子结构分析和鉴定的方法。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
湖南自考新旧专业计划有何区别?专业课程之间如何顶替?扫描添加课程顾问,咨询自考政策,制定个性化的自考备考计划>>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