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8年自考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专)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1A0819)
一、指导思想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专科自学考试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汽车检测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向,满足汽车检测维修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补充专科人才的严重不足,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设置的。本专业总体要求与全日制普通高校三年制同类专科的水平相一致。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在着重考核应考者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有关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专科学历层次,每门课程的考试标准为专科水平,各门课程均采用学分制。按照本考试计划规定取得不少于15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同时完成规定的专业实践与实习,总学分达到76学分,毕业鉴定符合要求,可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能够使用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对中高档汽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合格的项目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诊断,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考者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在理论上掌握汽车结构、性能,检测诊断与维修原理;掌握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各种专用检测诊断仪器的原理;了解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三类汽车维修业户的管理方法。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 |
000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3 |
|
2 |
00002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3 |
|
3 |
00003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
2 |
|
4 |
00012 |
英语(一) |
7 |
|
5 |
1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
6 |
00022 |
高等数学(工专) |
7 |
|
7 |
02183 |
机械制图(一) |
6 |
|
02184 |
机械制图(一)(实践) |
1 |
||
8 |
02187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5 |
|
02188 |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 |
1 |
||
9 |
06921 |
汽车机械基础 |
5 |
|
06922 |
汽车机械基础(实践) |
1 |
||
10 |
0587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6 |
|
05876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践) |
3 |
||
11 |
08570 |
汽车构造与原理 |
3 |
|
08571 |
汽车构造与原理(实践) |
3 |
||
12 |
08572 |
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 |
2 |
|
08573 |
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实践) |
3 |
||
13 |
03985 |
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 |
4 |
|
03986 |
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实践) |
4 |
||
14 | 15 |
08574 |
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 |
2 |
任选3学分以上课程 |
08575 |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 |
2 | ||
08576 |
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 |
3 | ||
08577 |
汽车零配件供应与经销◆ |
3 | ||
06898 |
汽车运用工程 |
5 | ||
|
10152 |
毕业实习 |
不计学分 |
|
|
|
总学分 |
76以上 |
注:打※号为取得由国家人事部和交通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要求的课程。通过了《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和《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两门课程相应的考核,将取得由国家人事部和交通部共同用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机动车检测维修士。
打◆号为获得相应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的课程,相应证书说明如下:
“碰撞估损师”——要学习“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的课程,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碰撞估损师”证书,持证人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保险公司的理赔员或核保员、公估公司的理赔员、汽车维修厂的保险理赔员、二手车经纪公司的评估员;
“配件营销师”——要学习“汽车零配件供应与经销”的课程,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配件营销师”证书,持证人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修理厂的配件管理员、配件经销店的营销人员、汽车生产企业的配件管理员。
五、考试办法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上机考核的方法,由市自学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
2.实践课程由主考学校统一安排,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计分。考生在取得笔试合格成绩后方可报考实践课程。
3.其它课程考试均采用笔试。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4.考生可不考英语(一),但要在选考课中选考不重复的课程补足7学分。
5.打※号、◆号的课程须参加有关部门的培训,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证书方可办理免考手续。
6.全部课程通过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市自考办提出毕业实习的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主考院校统一安排,组织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实习不少于16学时)。经审查后评定成绩。评定成绩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计分。
六、部分课程说明
1. 汽车机械基础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主要研究汽车常用材料,液压传动,汽车常用构件的结构、原理、特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汽车常用材料方面的知识,熟悉液压传动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汽车各种构件的结构、原理、特点,了解汽车机械方面的发展趋势(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机械制图)。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研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发动机冷却系、发动机润滑系。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熟悉各机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及维修、装配、调试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概况(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
3. 汽车构造与原理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研究汽车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汽车基本行驶理论,熟悉并掌握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的基本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和技能。了解汽车底盘新结构的特点及发展情况(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
4. 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本课程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主要研究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与原理,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汽车的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空调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仪表显示系统、汽车附件、电路图等。熟悉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并从实际出发教会应考者对汽车电器设备具有维护、调整、检修的初步技能,熟悉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具有对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汽车构造与原理)。
5. 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研究汽车故障诊断及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掌握诊断发动机、底盘故障的仪器、仪表,发动机、底盘主要系统常见故障的一般分析方法,故障诊断步骤。通过使用仪器、仪表能掌握故障现象,能够分析故障原因,掌握汽车故障的分析与故障排除的方法(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
6. 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指定的课程,要求应考者了解机动车检测、维修的法规和政策,掌握整车检测、发动机检测、底盘及车身检测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机动车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和检测工艺,熟练掌握机动车维修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和维修工艺过程。具体有机电、检测与评估、汽车应用和钣金与喷涂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通过了本课程和《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等两门课程相应的考核,将取得由国家人事部和交通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机动车检测维修士。
7.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指定的课程,要求应考者重点掌握机动车检测维修的仪器、设备结构、使用方法和工艺流程,能够熟练地操纵各种常用的仪器、设备对机动车进行相应的检测或维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的实例和实物照片,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确保了应考者能够掌握大量实用技能。如果通过了本课程和《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等两门课程相应的考核,将取得由国家人事部和交通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机动车检测维修士。
8. 汽车运用工程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主要介绍汽车的各种性能和使用条件,通过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汽车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行使安全性、汽车的公害、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和汽车使用寿命等。
七、部分使用教材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材与参考书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及版本 |
1 |
汽车机械基础 | 汽车机械基础 | 尹万建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
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实训 | 于增信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3 |
汽车构造与原理 | 汽车原理与构造 | 徐 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
4 |
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 | 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 | 赵福堂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5 |
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 | 现代汽车故障综合诊断技术——数据分析 | 王凯明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
6 |
汽车运用工程 | 汽车运用基础 | 姜玉波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
7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赵积善 |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年版 |
备注:
1、证书课程的教材以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2、和其它专业相同的课程,使用相同的教材。今后教材变化以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信息为准。(刊登在《北京考试报》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上)
北京教育考试院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