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08年自考体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测量与评价
课程代号:0496
一、《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目的
(一)《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人体测量与评价学科是人类学和统计学向体育领域共同渗透的结果。它是一门对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进行科学的测量和价值判断的应用学科。它属于方法学范畴。
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以下简称《考试计划》),《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主要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旨在使学习者掌握人体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研究对象的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实行正确的测量和价值判断。
(二)《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于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的测量,掌握选择可靠、有效和客观的测量指标的方法;
掌握测量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的一般方法;
掌握评价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的一般方法。
(三)《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人体测量与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从该学科研究内容的涵盖面来看,它与体育领域和非体育领域里的诸多学科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但是从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来看,它与《体育统计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因为,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体育统计学的基础之上的,而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的测量都离不开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因此,《体育统计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课程是《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先修课程。
《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不存在后继课程。
二、《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 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目标
了解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内容、人体测量学科的发展概况。
2. 学习重点
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课程内容
1. 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 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内容
3. 人体测量科学的发展概况
(三)考核知识点
1. 人体测量学的概念;
2. 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
3. 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任务;
4. 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人体测量学的概念,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任务,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 测量与评价概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目标
熟悉: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概念,评价的概念及评价标准,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
理解:影响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因素。
掌握: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检验方法,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方法,项目分析。
2. 学习重点
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概念、检验和影响因素,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项目分析。
3. 学习难点
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检验及影响因素,项目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测量的期望
可靠性 有效性 客观性
第二节 身体发育的评价与预测
评价的概念及评价标准 形态发育的评价 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
第三节 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及项目分析
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 项目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 测量可靠性的概念 测量可靠性的统计学定义 测量的标准误差 测量可靠性的方差检验法 测量可靠性的同类相关法 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
2. 测量有效性的概念 检验测量有效性的方法 影响测量有效性的因素
3. 测量客观性的概念 检验测量客观性的一致性系数法 检验测量客观性的方差分析法 影响测量客观性的因素
4. 评价的概念 身体发育的评价标准 制定或选用评价表应注意的问题
5. 形态发育评价的目的 标准值百分数法 离差法 百分位数法 发育速度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标准(相关评价表,身高别体重,形态指数)
6. 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 体力年龄
7. (群体)测试工作的过程 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
8. 项目难易度检验 项目区分度检验 项目间的相关分析 项目的有效性检验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测量可靠性的统计学定义,测量的标准误差;评价的概念,身体发育的评价标准,制定或选用评价表应注意的问题;形态发育评价的目的;制定或选用评价表应注意的问题;体力年龄;(群体)测试工作的过程,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项目的难易度,项目的区分度
2. 理解: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概念,影响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因素
3. 应用:测量可靠性的检验,测量有效性的检验,测量客观性的检验,形态发育的评价,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项目分析
第二章 人体形态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目标
熟悉:人体形态及其测量的有关概念,人体形态测量的意义,人体形态发育的特点,常用人体解剖术语,体表划线,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掌握:姿势的检查与评价,身体测量,体型测量,个体和集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2. 学习重点
体表划线,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姿势的检查与评价,身体测量,体型测量,个体和集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
人体形态发育特点 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 体表划线 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第二节 姿势的检查与评价
姿势的概念及完美姿势的条件 姿势的一般检查与评价
脊柱弯曲度的检查 胸廓形状的检查 腿形状的检查 足形状的检查
第三节 身体测量
身体测量的意义 身体测量的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体型测量
体型测量的意义 体型的概念及分类 体型测量的方法
第五节 骨骼年龄
骨骼年龄的概念 骨骼年龄与成熟度
第六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对个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对集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 人体形态的概念 人体形态测量的过程、内容及意义 人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2. 人体形态测量的常用人体解剖术语
3. 胸部体表划线 腹部体表划线
6. 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姿势 人体形态测量的常用测点及其定位
7. 姿势的概念 完美姿势的条件 姿势的三段检查法 姿势检查的托马斯影象对照法 脊柱弯曲度的检查 胸廓形状的检查 腿形状的检查 足形状的检查
8. 身体测量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身高、坐高、体重、围度、四肢长度和径长的测量
9. 体型的概念及分类 体型测量的意义 体型测量的方法
10. 骨骼年龄的概念 骨骼年龄与成熟度
11. 个体生长发育评价的指数法、曲线图法、体型图法和相关评价法 集体生长发育评价的平均数比较法和发育等级百分数法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人体形态的概念,人体形态测量的过程、内容与意义,人体形态发育的特点;常用人体解剖术语;胸部体表划线,腹部体表划线;测量的基本姿势,常用的测点及其定位;姿势的概念,完美姿势的条件,姿势的三段检查法,姿势检查的托马斯影象对照法;身体测量的概念、内容与意义;体型的概念及分类,体型测量的意义;骨骼年龄的概念,骨骼年龄与成熟度
2. 应用:姿势的检查与评价,身体的测量与评价,体型的测量与评价,个体生长发育的评价,集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第三章 心肺功能测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目标
熟悉:心肺功能测定的意义及一般方法。
掌握:心血管系统机能试验中的脉率测量,定量负荷试验,5次肺活量试验,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更大吸氧量的测定。
2. 学习重点
机能试验中的脉率测量,定量负荷试验,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更大吸氧量的测定。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试验
心血管系统机能试验中的脉率测量 定量负荷试验 其他心血管机能指标
第二节 呼吸系统机能试验
5次肺活量试验 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
第三节 更大吸氧量的测定
(三)考核知识点
1. 心肺功能测定的意义及一般方法
2. 运动前相对安静脉率的测量 运动后即刻脉率的测量
3. 定量负荷试验的概念及一般步骤 30秒20次蹲起试验 30秒30次蹲起试验 哈佛式台阶试验 改良型哈佛式台阶试验,二阶梯机能试验 施柰德机能试验 列图诺夫联合机能试验 贝拉克能量指数 耐力系数 耐力指数
4. 5次肺活量试验 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
5. 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 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 重复闭气试验
6. 更大吸氧量的测定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心肺功能测定的意义及一般方法 定量负荷试验的概念及一般步骤 30秒20次蹲起试验 30秒30次蹲起试验 哈佛式台阶试验 改良型哈佛式台阶试验,二阶梯机能试验 施柰德机能试验 列图诺夫联合机能试验 贝拉克能量指数 耐力系数 耐力指数 5次肺活量试验 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 安静状态下的闭气试验 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 重复闭气试验
2. 理解:运动前相对安静脉率的测量 运动后即刻脉率的测量
3. 应用: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定,呼吸系统机能的测定,更大吸氧量的测定
第四章 身体素质测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目标
熟悉: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掌握: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测量。
2. 学习重点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测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力量素质的测定
握力 背力及背肌耐力 腹肌力 下肢爆发力
上臂肌及肩带肌耐力 库劳斯。威伯肌力检查
第二节 速度素质的测定
50米跑 60米跑
第三节 一般耐力素质的测定
12分钟跑 5分钟跑 800、1000、1500米跑 50米×8往返跑
第四节 柔韧素质的测定
立位体前曲 俯卧背伸 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
第五节 灵敏素质的测定
反复横跨步 立卧撑 "十字"变向跑 10米×4往返跑
(三)、考核知识点
1. 身体素质的概念与意义
2. 力量素质的概念、意义及测量
3. 速度素质的概念、意义及测量
4. 耐力素质的概念、意义及测量
5. 柔韧素质的概念、意义及测量
6. 灵敏素质的概念、意义及测量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概念与意义
2. 应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测量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有关术语的说明
知识点:是由几个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相关技能组成的小知识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又比较完整的小的知识体系。
识记:识别、记忆的意思。即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等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掌握所学材料的内容、概念、意义、含义等。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能明辨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某种实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多个相关知识点而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书目
1. 指定教材
《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参考教材
《体育测量评价》 《体育测量评价》教材小组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6
《体育测量与评价》 孙庆祝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三)关于命题、考试工作的若干要求
1. 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试题难度结构
试题难度 | 易 | 较易 | 较难 | 难 |
比例(%) | 20 | 30 | 30 | 20 |
3. 考试计分方法
考试计分制:100分制
考试合格标准:≥60分
4. 考试自带文具
钢笔,铅笔,直尺,计算器(仅限自己使用,相互借用者皆以舞弊论处)。
附录 题型举例
1. 名词解释
测量的可靠性 额下点
2. 填空
一般认为,个体测量的可靠性系数达到________较为理想。
3. 单项选择
受试者的能力水平会影响到测量的( )。
A.可靠性和有效性 B.可靠性和客观性
C.有效性和客观性 D.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4. 多项选择
受试者的能力水平会影响到测量的( )。
A.可靠性 B.客观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5. 对偶
试将下面左列各测量指标与右列中其对应的意义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
身高 反映体型特征
体重 主要反映腹壁肌和腹部脂肪情况
腰围 主要反映骨骼发育情况
肩宽 反映人体肌肉、骨骼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6. 简答
试说明影响测量客观性的因素。
7. 计算
下表是10名学生50m全程跑和30m途中跑的测验成绩,现已知50m全程跑是速度的效标测验,试以积差相关系数估价30m途中跑测验速度的有效性。
测验项目 | 受试者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50m全程跑 | 6.2 | 6.4 | 6.6 | 6.3 | 6.5 | 6.3 | 6.9 | 6.4 | 6.5 | 6.6 |
30m途中跑 | 3.0 | 3.2 | 3.4 | 3.1 | 3.3 | 3.2 | 3.8 | 3.5 | 3.4 | 3.5 |
8. 制作图表
已知某年龄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 =165.5cm、S=18.4cm,试制作该年龄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T分评分表。
9. 比较分析
试比较分析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概念。
10. 综合应用
下表是10名学生50m全程跑和30m途中跑的测验成绩,现已知50m全程跑是速度的效标测验,试以积差相关系数估价30m途中跑测验速度的有效性;如果30m途中跑是速度的有效测验,试根据表中数据制作其T分评分表。
测验项目 | 受试者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50m全程跑 | 6.2 | 6.4 | 6.6 | 6.3 | 6.5 | 6.3 | 6.9 | 6.4 | 6.5 | 6.6 |
30m途中跑 | 3.0 | 3.2 | 3.4 | 3.1 | 3.3 | 3.2 | 3.8 | 3.5 | 3.4 | 3.5 |
湖北自考在线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浙江自考03432动画剧本创作(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 湖北自考【社区护理学专升本】转入【护理学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物流管理专升本】转入【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物业管理专升本】转入【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升本】转入【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农学专升本】转入【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转入【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石油工程专升本转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转入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通信工程专升本】转入【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