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作物育种与种子生产教材大纲
高纲号 (8601)
《作物育种与种子生产》是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大专学历考试计划中种植类专业农学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作物良种繁育和种子学等学科,是一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践型的综合化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为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种植业实用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宗旨,使课程考试既在总体上保持与高等专科教育相应课程的结业水平相一致的标准,又能体现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适用、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也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内容,顺利地通过考试,特编写本考试说明。
一、对课程考试内容的界定
(一)考试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 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分离规律
第三节 独立分配规律
第四节 连锁遗传规律
第六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第三章 种质资源与作物繁殖方式
第三节 作物繁殖方式
第五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
第四章 引种
第二节 作物的生态类型和引种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纯系育种
第三节 自然变异的来源
第四节 纯系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第六章 杂交育种
第三节 杂交方式
第四节 杂交后代的处理
第七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和回交的遗传效应
第九章 倍性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第二节 多倍体育种
第十一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度量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条件和利用途径
第五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和亲本选育
第十二章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
第一节 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
第二节 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小区技术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设计及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统计量及其应用
第十三章 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
第二节 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和品种退化
第五节 杂交制种的技术原则
第六节 种子检验和种子标准化
(二)不列入考试的内容
第三章 种质资源与作物繁殖方式
第一节 种质资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
第八章 诱变育种
第九章 倍性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第三节 远缘杂交育种
第十章 抗性育种和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
第三节 种子生产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 种子生产的田间技术和选择方法
(三)其他未列出的内客为非重点内容
二、重点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本课程大体上包括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第一章)、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技术(第十二章)和作物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其余各章)三大块内容,三大块试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大体为20%、15%和65%。在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之间,上面列出的重点内容约占试题总分值的70-80%左右,且试卷中的论述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几乎均来自上述重点章节。
三、试卷中使用的题型及答题的基本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及自学考试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了单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判断改错、简答、计算和论述等7种考核题型,并力求能够有效地考核考生对大纲及教材所规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项选择题约占总分的15%,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一些重要指标的理解和学握情况。单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考生要在给定的四个答案中找出一个止确或最佳答案;填空题约占总分的12%左右,要求考生在所给出的一段表述后填上关键性的词组、术语。填空题中要求考生回答的往往都是一些重要概念、基本理论的中心词或问题的结果,考生一定要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准确填写。名词解释题占总分的15%,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及生产领域的名词和术语的理解情况。准确理解科学名词和术语是理解、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大纲中列出的名词和术语考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在回答名词解释题时考生要力求准确、严密、科学,不可随意地更改关键性的词或词组,否则可能就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错误;判断改错题约占总分的lO%,考生首先要判断出题意正确与否,错误的题还要指出错误之处,并将之改正;简答题约占总分的20%,主要考核考生对所学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简答题考生对问题的回答主要是对知识的归纳,答出要点即可,不必进行详细的论述;计算题约占总分的8%,主要考核考生对“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物育种的田间试验”两个部分最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凶此试题比较简单。在做计算题时,考生要看清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做到步骤清楚,结果正确;论述题多属综合分析题,约占总分的20%,主要考核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考生在答题时除了答出问题的要点——即回答“是什么”——以外,还须对各要点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论述和分析——即回答“为什么”。
四、学习及应试方法指导
《作物育种与种子生产》课程性质与设计目的、课程考试的特点等在自考教材后附的《课程考试大纲》中已做了说明。为了帮助考生提高学习效果,取得考试的成功,现再提出两点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
(一)弄清基本概念,理解教材内容
名词解释虽不是考试的重点,每份试卷中名词解释的数量也不是很多(仅5个左右),但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也是这样。《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本概念多,第一章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部分更是如此。如果基本概念不清楚,考生就很难看懂教材的内容,很容易给考生以“难”的印象,继而影响考生的学习心理,给考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弄清基本概念是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实际上,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本学科领域最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考生在开始时多花点功夫,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弄清楚,最好把一些重要的概念背下来,这样就能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有些基本概念虽然不属于本学科领域(如植物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也不在这次考试的范围内,但由于这些概念对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内容有一定影响,考生也应该花功夫把它们弄清楚。因此建议考生最好是在学习了《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后再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在弄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考生要认真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包括运用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这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因此,考生切忌一上来就找重点,找名词和术语,找模拟试题进行死记硬背。因为即使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点都背了下来,没有弄清其含义,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在答题时也无从下笔,到头来还是劳而无功。
(二)学会分析判断,紧紧抓住重点
《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是一门由多学科集成的综合化课程,具有内容多、范围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等特点,想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几无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该课程就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重点就是“捷径”之一。因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试题的主要来源,抓住了重点,往往也就意味着通过了考试。因此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学会分析和判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非重点内容。分析和判断重点内容的方法是: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及学说;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原则、程序及方法等。本“考试说明”的第一部分已经列出了重点章节的名称,考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及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具体的考核点,相信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执笔人:徐州农校 束剑华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