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首页 > 教材大纲> 自考《局域网络与组网工程》课程大纲说明

自考《局域网络与组网工程》课程大纲说明

2007-08-07 14:50:00   文章来源:   字体:   打印
22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课程的性质、地位、设置目的与任务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一门专业课。由于局域网是楼宇和园区组网主要的网络形式,即是Internet /Intranet组网的基础网络单元,也是办公室和业务组中PC组网的必然形式,因此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对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技术和了解有关组网工程的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局域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发挥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局域网的定义、技术要素及应用范围;了解局域网标准、层次结构以及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解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类型、特点及其对局域网性能的影响;了解传输媒体的种类和基本性能;了解局域网的各类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

  2.了解以太网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局域网中的地位;掌握以太网的功能模块、帧结构及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掌握以太网物理层的结构和功能,特别要求熟练掌握10BASET组网技术。

  3.了解高速以太网(包括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和分类;对于快速以太网要求理解构建一个网络系统所需要的组成部分,并要求熟练掌握其组网技术;对于千兆位以太网,要求掌握其组网技术的特点;要求理解高速以太网与10Mpbs以太网组网技术的差异。

  4.在深刻理解交换型以太网产生的背景基础上理解交换型以太网系统的特点,理解以太网交换器的工作机理及以太网交换器的交换方式;在了解以太网交换器分类的基础上,要求熟练掌握以太网交换器的典型应用;在交换型以太网系统中理解全双工以太网的意义,并掌握全双工以太网技术特点和组网应用。

  5.在了解环网分类、拓扑结构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两种环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其中特别要理解两种不同的令牌访问控制方式和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的基本操作,并进行比较;要求理解4B/5B代码适用在FDDI网上的原因;要求掌握两种环网的组向技术特点,特别要求熟练掌握FDDI的组网结构及其特点。

  6.了解路由器产生的历史背景,要求理解路由器基本工作流程;要求理解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并熟练掌握在局域网系统中使用路由器的解决方案。

  7.理解第三层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体系结构和分类;了解NetFlow和标记交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作为局域网系统主干设备的第三层交换器的典型应用。

  8.理解虚拟局域网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掌握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特别要求掌握按端口号及按。MAC地址划分虚拟局域网的分法;要求掌握独臂路由器和第三层交换器实现虚拟局域网互联的方式。

  9.理解基于信元交换的异步传输模式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ATM分层结构、ATM层和适配层的基本功能以及ATM局域网仿真技术的特点和系统组成。

  10.掌握局域网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集成技术;理解Intranet的计算模式、体系结构、服务和基本组成;并掌握系统的组网结构和工程设计方法;理解布线技术的重要性并掌握布线系统的组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中系统地讲授了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和当前流行的几种局域网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组网技术。课程专业性强,并有一定深度,且涉及有关网络的基础知识较多。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首先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再学习本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

  (-)课程内容

  1.1 概述

  1.2 局域网体系结构和标准

  1.3 拓扑结构

  1.4 传输媒体

  1.5 局域网互联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系统地叙述了局域网的一般知识。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定义、技术要素及应用范围;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标准;理解局域网拓扑结构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要求了解局域网各类传输媒体及其基本性能;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各类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

  本章知识重点是802标准及其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传输媒体和拓扑结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局域网定义和技术要素。

  1.2 局域网应用范围。

  2.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局域网的两个重要特性及局域网的OSI层次结构。

  2.2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2.3 802标准系列及掌握其分层结构。

  3.拓扑结构,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1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类型。

  3.2 各种拓扑结构层的特点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传输媒体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 局域网传输媒体的种类:

  4.2 各种传输媒体的基本性能。

  5.局域网互联,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 局域网互联设备的类型。

  5.2 各种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

  第2章 以太网

  (-)课程内容

  2.1 概述

  2.2 以太网标准系列

  2.3 以太网的功能模块

  2.4 帧结构

  2.5 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2.6 物理层结构功能

  2.7 10BASET组网技术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以太网发展历史及其拓扑结构的演变;掌握以太网功能模块及要求领会以太网

  的帧结构和深刻理解媒体访问控制技术;要掌握以太网物理层中的编码技术和收发器的主要

  功能,并深刻领会各种收发器形成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网络物理性能上的差异;特别要

  熟练掌握10BASET组网技术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及其在以太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以太网的发展历史。

  2.以太网标准系列,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 以太网标准系列。

  2.2 以太网拓扑结构的演变。

  3.以太网功能模块,要求达到领会层次。以太网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划分。

  4.帧结构,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1 以太网和IEEE802.3两种帧结构。

  4.2 两种帧结构区别及如何共融。

  5.媒体访问控制技术,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5.1 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中发送和接收的流程,CSMA/CD的意义。

  5.2 碰撞槽时间和碰撞域的重要性。

  5.3 运用碰撞槽时间公式来简单说明公式中几个主要参数的关系。

  6.物理结构与功能,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6.1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6.2 收发器的主要功能。

  6.3 配置不同收发器致使以太网具有不同物理组网特性。

  7.10BASET组网技术,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7.1 10BASET组网结构。

  7.2 10BASET组网特点。

  第3章 高速以太网

  (-)课程内容

  3.1 概述

  3.2 快速以太网体系结构与分类

  3.3 快速以太网系统组成

  3.4 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

  3.5 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与分类

  3.6 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技术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快速以太网与千位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与分类;理解构建一个快速以太网系统需要的组成部分并熟练掌握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对千兆位以太网,要求掌握其组网技术的特点,理解高速以太网与10Mbps以太网两者组网技术的差异。

  本章内容的重点为快速以太网的组成及其组网技术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快速以太网的含义及其特点。

  2.快速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与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 快速以太网的体系结构。

  2.2 快速以太网分类。

  3.快速以大网的系统组成,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1 构建一个快速以太网系统需要的组成部分。

  3.2 网卡和集线器的连接方法。

  3.3 快速以太网集线器的几种类型。

  3.4 按设备分类的集线器组网特点。

  4.快速以大网组网技术,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1 快速以大网与10Mbps以太网组网性能上的差异。

  4.2 快速以太网组网覆盖范围的技术要点。

  4.3 自动协商技术的特点并理解其重要性。

  4.4 10M/100Mbps自适应技术的特点并理解其重要性。

  5.千兆位以态网体系结构与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千兆位以态网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5.2 1000BASEX的分类

  5.3 1000BASET的特点。

  6.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1 千兆位以太网组网覆盖范围的技术要点。

  6.2 帧扩展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此技术的背景。

  6.3 帧突发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此技术的背景。

  第4章 交换型以太网

  (-)课程内容

  4.1 概述

  4.2 交换型以太网系统的特点

  4.3 以太网交换器结构

  4.4 以太网交换器的交换方式

  4.5 以太网交换器分类

  4.6 以太网交换器的典型应用

  4.7 全双工以太网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深刻理解共享型以太网系统性能弱点以及交换型以太网系统性能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理解共享型以太网发展到交换型以太网的必然性;要求理解以太网交换器工作的逻辑机理和结构,并深刻理解各种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以太网交换器的组网应用;在组网应用中,必须掌握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到组网实际中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1.1 共享型以太网系统的弱点。

  1.2 交换型以太网产生的背景。

  2.交换型以太网系统特点,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交换型以太网系统的特点。

  2.2 从共享型以太网发展到交换型以太网的必然性。

  2.3 以太网交换器工作的逻辑机理。

  3.以太网交换器结构,要求达到识记层次。以太网交换器的几种结构,并掌握各种结构的特点。

  4.以太网交换器的交换方式,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1 静态交换和动态交换两种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4.2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4.3 穿通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4.4 去除碎片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5.以太网交换器产品架构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以太网交换器产品架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6.以太网交换器典型应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以太网交换器的典型应用。

  7.全双工以太网,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7.1 全双工以太网的技术特点。

  7.2 全双工以太网的组网应用。

  第5章 环 网

  (-)课程内容

  5.1 概述

  5.2 令牌环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5.3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5.4 FDDI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5.5 FDDI网物理层

  5.6 令牌环网组网技术

  5.7 FDDI网组网技术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首先要求了解环网的特点(环网与公共总线拓扑结构的以太网比较)、分类及其产生的背景;并掌握令牌环网和FDDI网两者的令牌访问控制方式,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令牌环网和FDDI网两者的帧结构,并掌握两者媒体访问控制的基本操作。

  对令牌环网的物理层编码要求了解其特点;而对于FDDI网物理层编码方式要求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并掌握其特点;对FDDI网物理媒体相关部分只要求作基本了解。

  要求掌握两种环网组网技术的特点,特别对于FDDI网的单、双环给网结构及其特点要求熟练掌握。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环网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FDDI网的4B/5B编码技术和FDDI网组网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 环网分类。

  1.2 令牌环网与公共总线拓扑结构以太网两者性能的比较。

  1.3 环网产生的背景。

  2.令牌环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令牌环网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2.2 令牌环网帧结构。

  2.3 令牌环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的基本操作。

  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要求达到识记层次。了解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特点。

  4.FDDI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1 FDDI网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4.2 FDDI网帧结构。

  5.FDDI网物理层,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 FDDI网物理层编码的特点。

  5.2 FDDI网物理媒体相关部分的环路可靠性特点。

  6.令牌环网组网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1 令牌环网基本组成。

  6.2 星——环组网技术。

  6.3 交换型环网结构。

  7.FDDI网组网技术,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7.1 FDDI网应用领域。

  7.2 FDDI网组网技术。

  7.3 交换型FDDI网结构。

  第6章 路 由 器

  (-)课程内容

  6.1 路由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6.2 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

  6.3 路由器产品结构

  6.4 局域网系统中使用路由器的解决方案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路由器是网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互联设各

  首先要求了解路由器产生的背景;并要求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要求了解路由与寻址的基本原理以及理解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要求了解路由器产品的结构;并熟练掌握在局域网系统中使用路由器的解决方案。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路由器工作流程、路由信息协议RIP基本工作原理和局域网系统中使用路由器的解决方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路由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1.1 路由器产生的背景。

  1.2 路由器组网的体系结构。

  1.3 路由器工作流程。

  1.4 路由器组网特点。

  2.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路由和寻址的基本原理。

  2.2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3.路由器产品结构,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路由器产品的基本结构。

  4.局域网系统中使用路由器解决方案,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局域系统中使用路由器的解决方案。

  第7章 第三层交换

  (-)课程内容

  7.1 概述

  7.2 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的分类

  7.3 局域网系统中使用的典型的L3交换技术

  7.4 广域网中的L3交换技术

  7.5 新型结构高性能L3交换技术

  7.6 L3交换器典型组网应用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L3交换技术是局域网系统中的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及其设各在局域网系统中使用得越来越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技术。

  本章首先要求理解L3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然后掌握I-3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对局域网系统中使用L3交换技术的典型例子FastIP和NetFlow要求作概念性了解。

  对广域网中的标记交换要求作概念性了解。

  对新型结构典型的L3交换设备的工作原理也只要求概念性了解;并熟练掌握L3交换器在局域网中的典型应用。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L3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NetFlow与标记交换的基本概念以及L3交换器作为局域网主干设备的典型组网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L3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其中包括:

  1.1 传统路由器成为网络传输瓶颈的原因。

  1.2 提出L3交换技术的背景。

  2.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的分类,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L3交换技术两种解决方案的基本思想。

  3.局域网系统中使用的典型的I-3交换技术,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 FastIP基本概念。

  3.2 NetFlow基本概念。

  4.广域网的L3交换技术,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标记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5.新型结构高性能L3交换技术,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 基于FIRE的L3交换器基本概念。

  5.2 路由交换器的基本概念。

  6.L3交换器典型组网应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作为局域网系统主干设备的L3交换器的典型应用。

  第8章 虚拟局域网

  (一)课程内容

  8.1 概述

  8.2 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

  8.3 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8.4 虚拟局域网互联方式

  8.5 虚拟局域网标准

  8.6 虚拟局域网的功能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虚拟局域网在局域网系统的组网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自从局域网系统中采用了交换技术后,虚拟局域网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并逐步完整和系统化。

  首先要求理解虚拟局域网定义,即何谓虚拟局域网?理解虚拟局域网产生的背景;对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要求基本了解;要求掌握划分虚拟局域网的若干种方法,特别对于按端口号和按MAC地址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要求熟练掌握;要求了解虚拟局域网的若干种互联方式,要求掌握其中“独臂”路由器的互联方式;要求了解IEEE802.IQ标准的帧结构,并了解帧结构中附加域的意义;要求了解虚拟局域网的功能。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虚拟局域网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按端口号和按MAC地址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以及采用“独臂”路由器的虚拟局域网互联方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虚拟局域网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从而领会局域网系统中虚拟局域网技术的重要性。

  2.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基于端口、帧和信元三种交换技术建立虚拟局域网的特点。

  3.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在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中,按交换端口和按MAC地址两种划分方法更重要。

  4.虚拟局域互联方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 边界路由实现虚拟局域网互联的方式。

  4.2 “独臂”路由器实现虚拟局域网互联的方式。

  4.3 L3交换设备实现虚拟局域网的互联方式。

  5.虚拟局域网标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 IEEE802.IQ帧结构。

  5.2 帧结构中附加域的意义。

  6.虚拟局域网功能,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虚拟局域网的功能。

  第9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

  (-)课程内容

  9.1 概述

  9.2 两种信息传递方式

  9.3 ATM分层结构与基本功能

  9.4 ATM局域网仿真技术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局域网组网技术中,ATM交换技术及ATM交换机是重要技术之一。首先要求了解ATM产生的背景;并要求理解基于信元交换的ATM与同步传输模式STM的区别,从而理解ATM信息传递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理解ATM分层结构的特点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要求深刻理解ATM局域网仿真技术的特点以及掌握ATM局域网仿真的系统组成并了解其操作过程。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ATM基于信元交换的异步传输模式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ATM分层结构及ATM层和适配层的基本功能以及ATM局域网仿真技术的特点和组成。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ATM产生的背景。

  2.两种信息、传递方式,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 同步传输模式STM的缺点。

  2.2 基于快速信元交换的异步传输模式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与同步传输模式STM的差别。

  3.ATM分层结构与基本功能,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1 ATM分层结构的特点。

  3.2 ATM的网络业务分类与各类服务。

  3.3 ATM适配层和ATM层的基本功能。

  3.4 ATM物理层的基本功能。

  4.ATM局域网仿真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1 ATM局域网仿真的特点。

  4.2 ATM局域网仿真的系统组成。

  4.3 ATM局域网仿真的操作过程。

  第10章 局域网系统组网工程

  (-)课程内容

  10.1 概述

  10.2 系统设计原则

  l0.3 系统集成技术

  10.4 Intranet组网技术

  10.5 综合布线技术基础

  10.6 典型工程举例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系统地概述了局域网系统组网工程的知识要点。首先要求掌握系统设计原则,然后要求掌握系统集成技术要素,其中包括集成模块、集成体系结构和集成模式;要求掌握Intranet组网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模式与应用体系结构、Intranet服务及服务器技术以及Intranet基本组成三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综合布线技术基础和典型工程这两部分内容。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系统集成技术要素,Intranet应用体系结构、服务和基本组成,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典型工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概述,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2.系统设计原则,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系统设计原则。

  3.系统集成技术,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3.1 系统集成体系结构。

  3.2 局域网系统组网集成模块。

  3.3 系统集成的三种模式。

  4.Intranet组网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1 Internet/Intranet常用的信息服务。

  4.2 Intranet计算模式的特点。

  4.3 Intranet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5.综合布线技术基础,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1 布线技术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各子系统的基本内容。

  6.典型工程,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学习本节内容后,要求结合本章前几节及前面各章有关内容,进一步掌握系统组网的结构与设计方法。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