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新闻自由的实质
2023年10月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试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试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自考365网给大家整理了2023年4月《新闻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起来试试吧!
扫码入群>>获取自考公共课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新闻自由的实质。
周光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均需谨慎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赋予我们言论自由,我们享有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权利,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当成了畅所欲言的场所。但是,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我们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刑法、民法典和英雄烈士保护法均规定网络言行有边际,网络空间从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开放和自由也必须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前提。网络“大V”作为公众人物,发言不能只图自己痛快,置法律法规于不顾。
罗昌平在互联网上侮辱、诋毁英烈,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抗美援朝精神,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共同记忆和宝贵情感,情节严重,必须予以严惩。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有限制的。
(2)新闻自由的存在基础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由表达,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他人之上。
(3)新闻主体在享有新闻自由时,不能侵犯国家、社会或其他公民正当、合法的权益,新闻主体传播信息或接受信息,必须对信息的准确和言论的公正负责。
(4)新闻自由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评分参考】视论述展开情况酌情加1~5分。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