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202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告知书
202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4月12日—13日举行。为确保考试工作平稳有序,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规定,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
一、统筹安排,规范应考
1.请随时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及忻州市教育局网站发布的有关考试信息,了解考试的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考生可于4月5日8时起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输入身份证号或准考证号、密码及验证码登录“山西自学考试信息服务平台”,选择“准考证打印”,阅读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后,自行打印准考证。
2.认真阅读并遵守《考生须知》(见附件1),提前备好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凭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未带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将不能进场参加考试。
3.考生在考试前应提前熟悉考点和考场位置,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路线、出行方式并注意交通安全。
4.提前备齐2B铅笔、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允许使用计算器的课程见附件3),其他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考点。
二、遵纪守法,诚信应考
1.自学考试的考点全部为国家标准化考点,全部启用智能安检门进行安全检查,考生须提前到达,遵守并配合考点做好违规物品的安全检查工作。不得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点,凡将以上违禁物品带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一律按作弊处理。为方便智能安检门及金属探测仪检查,请尽量不要携带(穿戴)有金属的物品或衣物,避免反复安检。考场外不设物品存放处,请尽量不要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以防丢失。
2.严格遵守考试时间。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进入考点,交卷时间不得早于本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退出考场后,不准再返回考场,也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应,在考点指定地点等待考试结束后方可拿回手机并离开考点。
3.严格遵守考试流程。在考试过程中应服从考务人员的管理,考点发出开考信号后才能开始答题,发出考试结束信号后应立即停止作答。作答必须符合规定,禁止用规定以外的笔或在规定以外的地方填涂和作答(见附件2)。
4.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试过程中不得夹带、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手势;不得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得传递文具、物品;不得在考场内喧哗、吸烟或实施其它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不得将试题、答题卡或答题纸、草稿纸带出考场,否则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处罚。考试过程中实行全程实时监控录像,监控视频和录像回放都将作为认定考试违规的依据。
三、违纪违规,严肃追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考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条款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四、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②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③抄袭他人答案的; ④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⑤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①组织作弊的; ②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③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④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⑤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第二百八十四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特别提醒:
1.考试期间,有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活动,骗取考生钱财,请广大考生务必提高警惕,不相信、不参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请不要用手机拍摄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发布至微信、抖音、微博等自媒体,防止因有人恶意炒作对考试工作和你本人造成负面影响。
感谢广大考生的支持和理解,预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
咨询电话:0350—2020429
附件:1.《考生须知》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