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课 >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四章

2010年07月16日    来源: 新浪教育   字体:   打印
新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引言:

  本章的中心是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习本章首先就应把握商品经济理论,通过对商品经济的分析,掌握劳动价值理论,从而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并为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打下理论基础。应深刻认识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要掌握资本积累理论,了解资本积累的形成、实质、后果,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要了解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握其基本内容和阶级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

  一、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所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商品经济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将来也不会永远存在,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

  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的。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但是,只有社会分工这一个条件,还不会产生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权利平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首先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所以,更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商品经济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简单商品经济(即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更普遍的经济形式。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能够遮体、房屋可供居住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不同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所以,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各种商品具有不同使用价值,是由各种性质和形式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如木匠的劳动生产出木器,铁匠的劳动生产出铁器。区分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是根据各种劳动的目的、劳动对象、操作方法、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劳动成果所不同来划分的。这种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尽管其具体形式千差万别,但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这种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根据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可以看到,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将生产商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转移到新生产出的商品中,构成新商品价值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它凝结到新生产出的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价值,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是新商品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是以物化劳动形式存在的价值,物化劳动又称过去的劳动,它是指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经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活劳动就是指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新消耗的抽象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将其已经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原有价值通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其所转移的价值量,只是相当于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量,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必须明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协作关系的不断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者的范围也相应逐步扩大。马克思曾指出,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要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考察创造价值的劳动。马克思说:“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所以,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不能仅仅理解为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生产工人的体力劳动,而是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者的活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这些劳动作为“总体工人”的劳动部分,都属于生产性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

  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它们只存在量上的差别。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呢?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既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但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各自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而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时各自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否则,越是劳动不熟练、劳动越差的人,生产同一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就越大,同一种商品就不会有。相同的价值量,这显然不符合商品经济规律。实际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这就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也就是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劳动熟练程度是指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劳动强度是指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在同样数量的劳动时间内,熟练劳动和强度大的劳动,可以比非熟练劳动和强度小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价值,凡不指明是个别价值时,都是指的社会价值。

  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大于社会价值,则会亏本甚至破产。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闻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该部门中的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这是因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要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就不会发生变化。而当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不变,则随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也会相应增加,盈利随之上升。这就是个别企业总是力求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所在。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人们更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并没有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要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必须了解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

  商品的价值从单个商品本身是表现不出来的,某种商品的价值,只有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它的价值才能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更初的商品交换只是偶然进行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表现在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如1只绵羊同2把斧子相交换,绵羊的价值只能依靠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即1只绵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斧子充当了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所以,斧子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后来,商品交换发展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地和许多别种商品相交换,从而使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许多其他商品上,因而起着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就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商品,这些不同的多种商品就成为特殊等价物。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便于商品交换的进行,逐渐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商品,其他所有商品都习惯地通过这一种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任何商品只要首先换成这种商品,就能用这种商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而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代表,即成为一般等价物。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更加发展和交换规模的扩大,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在时间上和地区上具有统一性,固定地由某一种商品来充当。因而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更终被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如贝壳、毛皮等都曾充当过货币商品。以后,货币的职能才逐渐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贵金属之所以能固定地充当货币,一方面因为它本身也是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因为它具有体积小而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保存和携带等自然属性,便于执行货币的职能。

  从上述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发展过程可见,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聪明人的发明,也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通过货币产生的过程也揭示出,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更基本的职能。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计算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也要确定其计量单位,如美国货币是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l美元又划分为100美分;中国货币以圆或元为单位,1元分为10角,l角又分为10分。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就使商品交换分解为卖(商品一货币)和买(货币一商品)两个过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挥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中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更初采取的是贵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产生了铸币,后来又产生了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相适应,则单位纸币就能按照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正常流通,物价也就能保持稳定。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过多,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相应减少,这时就会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随之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彼此需要交换所生产的商品。这样,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他的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所谓私人劳动,就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所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

  总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在数量、品种、结构、规格等方面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往往使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符,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这个矛盾有两种表现:一是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二是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有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品种符合市场需求,或者他们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较少的个别劳动却形成较多的社会价值,这样的商品生产者就会发财致富。而有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市场需求,或者他们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耗费的私人劳动不能或者不能全部被社会所承认,他们就会发生亏损,甚至陷于破产。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以私有制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发生的。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在纷繁、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活动背后,是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因此,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无论怎样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

  这就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因此,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无论怎样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

  这就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因此。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无论怎样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

  这就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姚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两是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足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如果这种必然性被干扰或破坏,比如出现了价格垄断,限制价格的合理波动,实行不等价交换,甚至强行无偿索取等等,都意味着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忽视或否定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晶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儿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凋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在任何社会,特别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中,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协凋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利。会资源(或称为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到实现的。当某种商品因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涨,以至价格高于价值时,生产这种商品就比较有利可图,某些商品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投到这个生产部门;反之,当某种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导致价格下降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利益受损,甚至无利可图,某些商品乍产者义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抽出,转移到别的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这样,通过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F,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问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如果有的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技术,改善了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就可获得较多盈利;反之,就会收入较少,或不能盈利,甚至亏本。所以,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按照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即低价竞售,也能获得正常收益。因而他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为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着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此外。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时,也会造成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致富,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而亏损甚至破产,导致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用制的商品经济中。是经常发生。屡见不鲜的。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小商品经济即简单商品经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基础上,以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典型的小商品经济是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农民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手工作坊的发展,一些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作坊主日益富裕,他们逐渐脱离生产劳动,把帮工和学徒变为雇佣工人,自己成为剥削雇工劳动的资本家。而一些生产条件差的手工作坊,由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而破产,其作坊主和帮工都沦为雇佣工人。同时,农业中的少数富裕的个体农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雇用一些人员;而贫困和破产的农民则沦为农业雇佣劳动者,于是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富农经济。因此,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便产生出更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早期的商业起着小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中介作用。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一些商人通过向小商品生产者收购商品和提供原材料而成为包买主,进而控制小商品生产者,使之逐渐丧失生产资料而沦为受雇于包买主的雇佣工人,而包买主则逐渐变成产业资本家,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这两个条件通过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已逐渐准备着,但是,单纯依靠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来实现这两个条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便采取暴力手段加速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之前,所以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以英国更为典型。英国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三百多年期间,为了生产发展纺织业所需要的羊毛,一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通过“圈地运动”,强占农民的租地;捣毁农民住宅,将大片耕地变为牧场,并通过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强迫失去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到资本主义工厂中充当雇佣劳动者。这就是在英国发生的“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历史。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还用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贩卖奴隶,进行殖民贸易;在国内则大肆掠夺本国劳动人民,采取发行国债、增加税收、保护关税等手段,聚敛货币财富,从而积累起大量货币资本。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初步形成后,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得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必须排除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重障碍和束缚,在政治上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封建社会末期,在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中,广大农民是反封建制度的主力军,他们不断进行起义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为推翻封建制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然而,由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他们所向往的是建立在个体小生产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已完全不适合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逐渐发展的趋势。所以,反封建的领导者就自然地由代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兴资产阶级来担当,17世纪中叶以后,源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新兴资产阶级领导各种反封建力量进行了武装革命,经过反对封建复辟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初步确立。

  (2)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虽然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其物质技术基础仍是手工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远远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通过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个历史任务是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的。从l 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即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技术革命。通过产业革命,一方面实现了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与其相适应的物质技术基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巩固与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雇佣工人丧失了依靠手工技术而独立劳动的可能性,成为资本家掌握的机器的附属物,巩固了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制度。因此,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更终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

——马克思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为了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阐明劳动者是怎样转化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从而形成了雇佣劳动制度;还应阐明资产阶级的货币财富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从而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的本质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资本

  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来看,资本更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首先必须筹集和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雇用工人,然后才能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活动,并由此赚钱盈利,获取收益。但是,货币并非从来就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由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m)。正是发生了这种价值增殖,产生了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所以,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殖,产生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呢?其原因就在于,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他必须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解体,小商品生产者日益分化,特别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形成的。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还原为生产出劳动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资本发生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资本家为使工人的劳动合乎自己的目的,就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监督,迫使工人紧张地劳动,并节省生产资料的耗费。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劳动成果也就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工人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出的产品中,成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工人所支出的活劳动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也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如果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达不到实现价值增殖的目的,这样的生产过程对资本家毫无意义。实际上,生产过程不会到此结束。

  那么,资本家是怎样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从而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支付的是一天劳动力的价值,于是作为买者的资本家就取得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假定一天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只需要4小时就能生产出来,但这并不能限制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4小时以上,假定让工人再继续劳动4小时,这继续劳动的4小时就是工人为资本家所提供的无偿劳动,它为资本家创造出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按商品的价值将商品售出,收回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大于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资本增殖的使命。

  从以上分析可见,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广大劳动者沦为雇佣工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形式采取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式,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通过这种雇佣劳动制度,资本家利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

  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资本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但是,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不是因为它可以用于生产,而是因为它被用于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资料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所支付的价值,由工人用于个人消费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例如,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则m‘=4/4=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m’=6/4=150%。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地延长工作日。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延长工作日要受到工作日界限的限制,而且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因此,资本家还要采取另外一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这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m‘=4/4=100%。如果工作日长度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至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到6小时,则m’=6/2=300%,剥削程度提高了两倍。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我们知道,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也需要提高相关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的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便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因此,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了,但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可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当剩余价值的生产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点在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者有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处于分离状态,二者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来实现的,在生产过程中,二者都是作为资本的要素在起作用。而资本的使命是进行价值增殖,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必然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生产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分配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的流通既是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又是为了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消费也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就紧紧伴随着对剩余价值的盘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追逐剩余价值的驱使下,推动着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本家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竭力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造成劳动人民有货币购买力的需求存在日益相对缩小的趋势。这两种对立的趋势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到更后阶段,将走向衰亡,更终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深刻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后,如果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通过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再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仍然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即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并不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再生产出拥有更多资本的资本家和仍然要出卖劳动力的大量雇佣工人,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被再生产出来。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加资本总额,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如果剩余价值分为积累部分和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那么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就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动。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家必然会不断改进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它的经常存在,是资本主义国家极为普遍的现象。庞大的失业人口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同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减少,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由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所决定的,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的减少,必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有时还会绝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大量妇女和童工涌进工厂,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雇佣劳动队伍,同时人口的绝对数量从而劳动者的人数有时也会增加。

  这样,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失业人口,形成相对人口对剩。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而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以满足资本对劳动力有时增加有时减少的需要。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迫使在业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统治与剥削。

  正因为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失业,但不可能也不真正愿意消灭失业人口,资产阶级国家所宣扬的实现“充分就业”,是不可能兑现的空话。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一方面,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工人阶级,却只拥有社会财富的极少部分,遭受着失业和贫困的折磨,生活极不安定。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即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这个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矛盾,无产阶级所创造的财富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始终处于被剥削和贫困的境地,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严重社会危机的深刻经济根源。

  3、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迅速发展。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资料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集中起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为发展,手工生产劳动转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生产规模进一步迅速扩大和产品数量的急剧增长。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促使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进一步向国外扩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水平,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列宁曾充分评价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他说:“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①

  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表现为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社会化生产企业,企业中集中了大量工人共同生产劳动,生产资料由许多人共同使用而形成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由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生产过程,劳动产品也是由许多人共同协作生产出来的社会化产品;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日益密切的社会化分工协作关系;由地方市场到国内市场再到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的市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由整个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以便对社会化的生产按照社会需要由社会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按照社会需要配置社会资源和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但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却把社会化的生产力变成资本家高效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生产力,把已经社会化的生产过程由私人资本家按照追求剩余价值的一己私利进行控制和管理,把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已经社会化的劳动成果的大部分攫为己有,变成他们的私人财产。因而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资本家手中,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加剧。这个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表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严重束缚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列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更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更高权力机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只有象征意义,并无实际权力,所谓“临朝而不理政”,其行动受议会所严格约束。国家的实际行政权力控制在由议会根据宪法所产生的内阁(或称政府)手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所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由首相(或总理)担任内阁领导人。目前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都实行议会君主制,英国是其典型代表。

  二元君主制是由君主和议会同掌国家政权,君主是国家的更高统治者,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君主有权任命内阁,内阁只对君主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有立法权,并享有宪法所赋予的职能,宪法对君主的权力有一定制约作用。但君主有权批准和颁布法律,召集和解散议会。在历史上,有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曾实行二元君主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等国。

  (2)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民主共和制,它是比较完备、成熟和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议会为国家更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所产生。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组成内阁,并确定内阁总理。内阁掌握实际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称为责任内阁。在这类国家中,虽有由选举所产生的国家元首(总统),但一般只具有虚位而无实权,属于“虚位元首”。如现今的德国、意大利等国就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更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政府只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在名义上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要定期向议会报告政府工作。议会对总统的严重违宪行为可提出弹劾,但不能罢免总统。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民主共和制除了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以外,还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半总统制与委员会制。

  半总统制是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兼有二者的特征。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形式上设有两名政府首脑,一是总统,一是政府总理。它保留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因而具有议会制的特点,但议会的权力被缩小。而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并非虚位元首,而是掌握了很大的实际行政权力,从而又具有总统制的特点。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它是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更高行政权力。议会是更高立法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各位委员组成委员会(即政府)。各委员地位平等,权力相当,分别担任各行政部门的部长。国家不设总统和总理,而是由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轮流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主席实际上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但任期仅一年,职权有限。一切重要事务均由委员会合议(即集体讨论)决定,集体负责。委员会对议会负责,实际上是议会的执行机构。目前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3)专制独裁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除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主要形式以外,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曾出现过专制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这种专制独裁政权,完全抛弃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由主张独裁极权的政党头目担任政府首脑,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实行个人独裁统治。对内剥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践踏法治原则,实行残酷统治;对外鼓吹强权政治,推行霸权扩张,发动侵略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意、日成为战败国,这种专制独裁政权目前已不存在。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国家可采取不同的政体,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体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无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什么差别和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更有利于实现其阶级专政、巩固其政权、保障其根本经济利益的政治统治形式。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资产阶级并为实现其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它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纲领,其主要政治目的是执掌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在于,一是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二是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三是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1)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在一党制条件下,国家政权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所垄断,其他政党或不允许其合法存在,或只是作为陪衬,不能执掌政权。这种政党制度曾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实行。

  (2)两党制

  两党制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更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通过议会选举或国家领导人选举获胜的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为执政党。另一政党则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监督和牵制执政党。两个主要政党以外的其他政党,也只是作为一种陪衬而已。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完全相同,其区别只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式方法不同,或分别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执政党和在野党在资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割中,表面上两党彼此对峙,甚至相互攻击和指摘,或者迫使执政党进行一些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借以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及缓和阶级矛盾,造成一种民主表象。所以,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利工具。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3)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的存在是由于国内代表各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政党彼此势均力敌,某一个政党很难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很难在国家领导人选举中单独获胜,因而通过相互妥协而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多党制的本质仍是实行整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它容易引起政府人员的频繁更迭和政局动荡。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尽管形式多样,尽管一国的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争权夺利方面存在矛盾,而且各党往往把自己标榜为“代表民众利益”,把各党之间的矛盾斗争曲解为“争取民众的权利”,但是,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普选制的选举对象,有议会议员的选举、国家首脑的选举,以及其他官员的选举等;选举的范围有全国性选举、地方性选举等。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宣扬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秘密选举的原则,在形式上承认劳动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普选制的作用在于,通过选举使上台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获得合法外衣;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统治机构,遏制某些政绩恶劣政党的活动;使劳动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政事和国家管理的表面权利,以缓和阶级矛盾;起到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实行普选制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劳动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到种种限制。一是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对选民的资格作了许多不利于劳动人民的限制,如财产限制、定居时间限制、教育程度限制、种族限制等等。二是公民必须交纳高额保证金才能充当候选人,而且参加竞选者在竞选中要花费高额竞选费用进行宣传和拉票等活动。因而选举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游戏”,只有少数富人或受富人资助的代理人才可能当选。三是选举中往往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党的计票方法,或利用不合理的选区划分方式和候选人提名办法,以及其他手段来操控选举,以利于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在选举中获胜,排斥民主力量和进步人士当选。

  所以,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更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更高立法机关,通常由定期选举产生的议员所组成,由议长担任领导。

  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立法权主要是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力,这是议会的首要职权。财政权主要是审议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的权力。监督权主要是监督政府的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弹劾权等。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在这些权力的行使范围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议会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一院制是由一个单独的议会行使职权。采用一院制的国家多数是亚、非、拉一些新独立的国家。两院制是由两个议会行使职权。两院制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名称不同,如美国称参议院和众议院,英国称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法国称参议院和国民会议,等等。在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中,两院各自的职权范围各国不尽相同,原则上两院制起到立法分权和互相制衡的作用。

  议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列宁在揭示资本主义议会的阶级本质时曾深刻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有的国家称为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更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政府由总理或首相负责领导,而在总统共和制国家中,一般由总统直接担任政府首脑。  、

  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由政府所设立的各个职能部门来进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称为部长(或称为大臣,或称为相)。同时政府还依靠军队、警察、特工等暴力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职能。

  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的基本职能,一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按照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约束他们的行为;二是对社会实行管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运转和发展。对外的基本职能一是保卫本国安全,防止和反对外来侵略;二是开展对外交往,甚至进行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资产阶级往往将其政府描绘为替人民群众服务的机构,实质上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3)资本主义的法院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它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一般由法官所主持的各个审判法庭所组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法院的主要职权是执行资产阶级的法律和法令,并对违反宪法的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具有审查权。法院的经常职能是行使审判权,对违法的人员进行审判和制裁,惩罚犯罪分子,保证被害者的权益。资本主义的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机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4)“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法院,一般来说,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三权互相制衡,这就是所谓的“分权制衡”原则。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中,“分权制衡”原则的实施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但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分权制衡”原则备受推崇和广泛运用,标榜它是民主制度的体现,成为资本主义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实际上,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无论是立法权,还是行政权或司法权,都由资产阶级所掌握,由他们所享有,三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即使有少数劳动者的代表进入这些权力机构,也不可能担任主要职务,更谈不到掌握实权。所谓“分权制衡”,既不是资产阶级与劳动者分权,更不是劳动者对国家机构的监督与制衡。

  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整体,是为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统一而不可分割。所以,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事实上这种分权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①资产阶级国家力图通过这种权力分工,来调节资产阶级各利益集团之间在国家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割方面的矛盾,在分权和制衡过程中,求得权力和利益的平衡,找到一种更能体现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应对策略。因此,“三权分立”是巩固和稳定资产阶级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政治制度。当然,在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激烈角逐时,分权制也会导致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局面。

  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主权在民”等民主要求,这种民主要求在抨击和摧毁封建统治,教育和动员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封建制度,加速从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在17和18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建立的。此后,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手段,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民主制原则加以确定。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这些制度被资产阶级作为民主制的标志而加以推崇和颂扬。

  实际上,民主从来就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所谓“一般民主”。资产阶级民主表面上以全民普遍民主的形式出现,宣扬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甚至在法律上承认公民的某些民主权利。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广泛开展,迫使资产阶级国家采取一些改良主义措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人民所获得的民主权利有所增加。但是,劳动人民实际上只是在资产阶级的统治范围内,在不危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剥削制,不影响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权的前提下,享有某些有限的权利,不可能改变其被统治的地位。资产阶级民主从来没有也不会从根本制度上保障劳动人民的根本权利和自由,劳动人民由于受物质条件和资产阶级法律条件的限制,实际上也不可能享受他们应有的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服务。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①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念,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络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承和借鉴。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3、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更高和更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马克思在揭示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根源时曾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你们的利己观念使你们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这种利己观念是你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成为主宰资产阶级的灵魂,拜金主义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形成了“我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的利己主义时指出,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确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②所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已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更终归宿。

  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其自身的人生观。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代表者,其人生观必然是从维护其一己私利出发,主张个人至上。他们以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动的唯一推动力,宣扬“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原则,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哲学。

  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其论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从感性出发而趋乐避苦,总是从生理本能的需要而追求于己有利的事物,从而得出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结论。实际上,人固然有其自然属性,但更重要的在于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社会属性表现为人的阶级性。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并不是人的本性,更多表现为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本性。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为此就要采取各种手段获取实现其个人利益和享乐的金钱,因而赚钱成为实现其人生利益的更好手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违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①“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深刻写照。

  (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作用)进行评价的根本观点。价值观受人生观所影响和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价值观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资产阶级抹煞价值观的阶级性,宣扬价值观的主观性,认为价值观应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心理感受出发来加以判断,是由人的兴趣、爱好、欲望、目的等主观因素所决定的。这是以一种超阶级的价值观来掩盖价值观的阶级性。实际上,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他们表面上强调要维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实际上是要求尊重资产者的价值和尊严,实现和保障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利。在资产阶级心目中,广大劳动者被视为卑微的下等人,他们除了具有资产阶级赚钱的工具的价值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没有其他平等权利可言。总之,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立足于利己主义之上,是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而且在他那个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领头的。”①“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就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

  (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道德观是指有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是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伦理道德观念出现十分混乱的现象,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孤立主义、消费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腐朽道德观泛滥,社会上各种荒诞怪异的寻欢作乐、情欲发泄成为资产阶级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各种犯罪事件更是层出不穷。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导致社会道德观念走向腐朽和堕落。

  应当明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是资产阶级道德观。但是,由于道德观本身还受道德传统、文化素养、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和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健康和优秀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仍被传承发扬,而且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影响日益增大,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也保留和存在着一些好的社会风尚,如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勤劳奋进、互助友好等。这些优秀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不能与资产阶级道德观混为一谈。

  本章小结: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和更普遍的经济形式。建立在分析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深刻阐明了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构成与创造、货币本质与职能、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以及价值规律等一系列重要经济理论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初是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产生的,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资本原始积累则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是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的。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增殖过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造成大量失业人口和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各个方面。

绪论12345678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快来参加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辅导>>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