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年自考无线传感器网络(30451)考试大纲(4)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二章 微型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使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传感技术方面具有较广的知识,了解工程检测中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及当代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传感器静态、动态的数学模型的推导以及系统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课程在内容上应尽量联系实际,在讲解上着重物理概念的阐述,讲清结构、原理、特性,不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必要时直接引用公式。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选用。
在应用方面介绍相关典型物理量测量的例子,使学生对传感器有一个实用的概念。对于更深入的问题,学生可参阅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应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学中应辅之以多媒体、测试仪器、测试装置等实物。
二、课程内容
主要的内容有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功能与意义。掌握传感器一的组成。各种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工程检测中常用的测量电路及工作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传感器概述识记:
1)传感器的定义;
2)传感器的组成结构;
3)传感器的分类;
应用:传感器采集接口框图示例。
2、常见传感器介绍识记:
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传感器的特性和选型识记:
1)传感器的9种基本特性及其各自定义计算公式;
2)传感器选型的6个原则。
应用:传感器灵敏度、重复性、漂移、精度、迟滞的计算应用。
4、微型传感器识记:
了解磁阻传感器的探测原理。
领会:微型传感器在车辆探测方面的应用。
综合应用:磁阻传感器用于车辆探测中消磁电路的设计、漂移问题的分析以及探测的基本流程。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传感器的分类;常用传感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集成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各自特点;传感器的9种特性;传感器选型的6个原则;传感器的漂移特性。
难点:磁阻传感器探测运动车辆的原理;传感器的9种特性;传感器选型的6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