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语文 >

2007年06月2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22

  《都江堰》

  本文主要考核点是:

  余秋雨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概括文章四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掌握文中采用对比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些对比的意义;划分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部分的层次,认知各层次的描写着眼点;识别文中所采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说明它们的比喻意义或比拟作用;认知本文较强的思辨色彩。其中重点掌握:

  1.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游记。

  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壮观的水利工程的描绘,高度评价和赞扬了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行为和举措。

  2.划分和解析段落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中对水流壮观景象的描写是重点。

  第一部分,即第一节,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历史上更激动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的观点。

  第二层,包括第2—5自然段,分析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的原因。先说明“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接着在将两者进行对比,指出都江堰虽然在规模上空间上比不上长城的宏大与辽阔,但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都江堰却“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接着历数都江堰在从三国到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期间所起的伟大作用,再次印证都江堰的伟大。然后将两者对比,指出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并把它比拟为一位用爱心细细浸润儿女,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比起长城的突兀、僵硬和傲慢来,它确实要伟大得多。

  第三层,即第6自然段,以一句话再次对都江堰的伟大作用作出肯定性判断。

  第二部分,即第二节,描绘都江堰水流的壮观。这一部分为纯记叙的语言,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层:

  第一层,即第1自然段,写自己开始以为都江堰只是一处水利工程,不会有大大的游观价值。此为欲扬先抑之法,为下文盛赞它的壮观作反衬。

  第二层,包括第2—3自然段,对都江堰的水流壮观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先在第2自然段用三个含比喻的排比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来写水流的声音,极为形象、生动,这是正面描写;然后再写作者的感觉,“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这是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极写江水翻卷咆哮的壮观。开始从侧面将江水与海水进行对比,突出它的喧嚣的生命力。接着用汪洋恣肆的文笔对江水进行正面描写:它的运动“极有规矩”,遇到分水堤就“刷地一下裁割为二”,遇到坚坝后,“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突然又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它“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这一段大量运作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江水的巨大声势。

  第三部分,即第三节,赞颂和评价李冰父子的伟大功绩,夹叙夹议,具有思辩色彩。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即第1自然段,承上启下,指出都江堰的一切应归功于李冰。

  第二层,包括2至12自然段,运用记叙、议论、抒情、对比等手法,展现李冰的光辉形象。

  第三层,包括第13至15自然段,写李冰对后世的影响。由于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所以李冰父子的事业能够延续到后世,他们父子已成为为民造福的象征,更后,作者坚信,只要都江堰不坍塌,“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

  第四部分,即第四节,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横江索桥和二王庙。可划分为两层:

  第一层,即第1自然段,写横江索桥的高、险及江流由凌厉锐进到驯服的情景,进一步称赞李冰父子治水的功绩。

  第二层,包括第2至5自然段,由二王庙祭扫李冰父子展开议论,希望人民永远纪念李冰父子,从而进一步赞颂李冰精神的伟大。

  《拣麦穗》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课文作者张洁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归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简要说明文章第一部分的铺垫作用;识别文中的对话描写和行为细节描写,简要说明它们的表现作用;简要说明文中关于“小火柿子”描写的象征。

  本文是一篇情致感人的记事散文。本文的重点内容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中心思想

  文章描述了“我”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颂了这一老一少之间特有的纯真友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冷漠和隔阂的敏感,表现出作者对人和人之间朴素纯真的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2.写作特色

  (1)善于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和景物的白描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语言描写,例如:“我”与二姨的对话“我要备嫁妆”、“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以及后来对老汉说的“我要天天吃灶糖哩”、“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等。表现出“我”的天真烂漫,行为细节有“我”做烟荷包的举动。景物的描写如对那颗红得透亮的火红柿子的描写。

  (2)运用象征手法,语意含蓄。例如“那棵柿子树的顶稍稍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业,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这儿的“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象征了卖灶糖老汉那颗虽历尽风雨却仍然“红得透亮”的“心”。

  (3)文章第一部分是文章主体部分的一个铺垫,这个铺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的涵盖,后面所描述的“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情谊,就是拣麦穗的农村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中的一个。二是气氛的渲染,拣麦穗姑娘做“梦”的纯真和丢失的困惑。形成了笼罩全篇的基本情感氛围。三是情感的对比,第一部分说,“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经有过幻想”,“连她们自己也甚至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而后面的“我”却是“常常想念他”,“常常想找到它”,前后构成对比,从而反衬出“我”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超世俗的执着追求。

  《我与地坛》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课文作者史铁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的主旨;掌握文中通过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表现母爱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了解文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其中的象征意义;简要说明文章第三部分将排比、类比、象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识别文中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本文是一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学习时应把握好本文的重点内容。

  1.中心思想

  文章述说母亲对作者的无限母爱,表达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出一种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2.写作特色

  (1)行为描写。例如,写母亲无声的行动,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我上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从不问我为什么,而只是不停地位望。

  (2)心理描写。例如,第6自然段写我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第7自然段写“我”在面对古园中一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后,受到启迪与鼓舞,于是开始思考怎样生活的问题。

  (3)侧面烘托。例如由“我”的口侧面描写出来的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更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中间作者又反复自责,从来没有替母亲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运用象征手法。意在言外,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因为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又例如在第三节也使用了象征手法,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3)文章的第三部分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这部分将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进行排比铺陈,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排比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又富有韵律,类比使人浮想联翩,物象层出,象征使联想升华,寓意含蓄,所有这些都使这部分文章像诗一样优美含蓄。

  3.以下的一些题目可以帮助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

  A.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1)这里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描述这情景是为表现什么?

  (3)这里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B.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1)这段文字的排比有何特点?

  (2)用各种事物来类比四季,有何象征寓意?

  (3)这里所运用的排比、类比、象征各有什么作用?

  C.(2000.4.自学考试试题)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持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想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请回答:

  (1)“蜂儿……”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蚂蚁……”和“瓢虫—…?”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着什么?

  参考答案:(l)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这两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3)象征着“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这题考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及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一篇课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司马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史记》的体例;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本文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概括文章所描述的三个主要故事;理解本文善于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归纳廉颇和满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理解本文尖锐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简要说明“将相和”的意义。

  1.这是篇人物传记。本文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表现了商相如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

  2.在学习本文时要注意善于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本文的写作特色。因为作者在刻画廉蔺这两个主要人物时,运作了大量颇具特色的对话,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这些对话不仅是情节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相如与赵王关于“予不予壁”的对话解决了赵王的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些对话还对表现人物性格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如相如在秦廷的对话,根据不同的情境与氛围,语气也各异,;有时语气和蔼、谦恭礼让,有时直言相斥、雄辩折人,有时分析利害、有理有据,有时又怒气冲天、咄咄逼人。这些对话充分显示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谋、

  能言善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廉颇卤莽直爽、勇于认错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

  3.完壁归赵。

  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6.赵王悉召群臣议。

  《毛颖传》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韩愈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理解文中的疑难词语;概要说明本文寓言性传记文特征;认知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是拟人化,结合有关段落予以具体说明;识别文中明显具有双关意义的语句,说明其双关意义;认知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概括文章所寄托的感慨。

  这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作为传记,文章记叙了毛颖的祖先、出生、才能、性格和仕途经历。但由于毛颖是毛笔的拟人化,因而毛颖的生平,也就是毛笔的生产经过、制作方法、社会功用和使用特点的形象化展现。同时,由于作者在拟人化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语意双关的象征性笔法,使这篇传记有了寓言性,因而毛颖的生平也就隐隐地体现了文人士子“南柯梦”式的仕途遭际,嘲讽了统治者的“少恩”,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慨。所以在学习本文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写作特色:

  (1)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在文中作者叙述了毛颖的先祖、它的被俘人宫、受封任用、才能品性以及它晚年的冷遇,赋予它以人的身世和仕途命运,使它具有人的才能、行为、性格和心态。将毛笔人格化,将其拟化为人,自始至终采用为人作传的规格、方式、笔法和语言来为毛笔立传。这就使本文该是一篇诠释性的说明文,变成了一篇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传记,从而达到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2)运用语意双关、象征寄托的表现手法。这些语意双关、象征寄托方法的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耐人寻味的特点。作者写毛颖的生平,始终相关着毛笔和文人两个方面,也就是将人与物一笔双写,文章处处看似写毛颖其人,却又处处无不是在写毛笔。例如,说毛笔的制作是“取其髦”、“拔其豪”、“聚其族”、“加束缚”、“赐汤沐”,显然对应着统治者对文人士子的选拔、集中、控制和礼遇;说毛笔的功能和特点是“无不纂录”、通于当代之务“、”善随人见“、”一随其人“,显然关联着文人士子的社会作用和某些习性;说毛颖”日见亲宠任事“、”累拜中书令“、”与上益押“、”日夜常侍“,显然象征着那些得志士子的腾达受宠。说毛颖”赏不酬劳,以老见疏“,显然寄托着作者对文人士子一生遭际的感慨。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1)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

  (2)能匿光使物。

  (3)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

  《寓言二则》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柳宗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同语;归纳两则寓言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掌握《哀溺文序》主要刻画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认识《蝜蝂传》的两部分之间的类比关系,指出这一类比关系的两个主要对应点;比较这两则寓言的主要异同点。

  这是两则讽刺性寓言。二者的共同主题是讽刺那些喜好功名利禄、贪得无厌者,并揭示他们可耻下场。

  《哀溺文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更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蝜蝂传》通过描述蝜蝂好负物、喜爬高以至累死摔死的习性,讽刺腐败官吏对高官厚禄的贪欲,嘲笑他们的见识与小爬虫一般低下,并指出他们更终难免自取灭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从

  以下两方面重点把握好写作特色。

  (1)《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更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更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2)《蝜蝂传》的两个部分分别扣住蝜蝂和腐败官吏各自特点展开议论。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负物,喜爬高两个特性;第二部分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两部分相互对应,意理一贯,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将小虫和官僚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简练而精警。

  这两则寓言小品,虽然一则是虚拟人物故事,一则是实写昆虫习性,但却表现了共同的主题思想,即讽刺贪图名利者终将自取灭亡;两者的具体表现手法虽有较大差异,但在总体上都运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彼与此相类比的基本表现手法。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A.水之氓咸善游

  B.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C.中济,船破,皆游。

  《柳敬亭说书》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张岱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概括文章的主旨;识别文中所运用的欲扬先抑、铺垫,前后照应三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这些表现手法的作用;认知文中运用的对照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一对照的反衬作用;认知文中的场面描写,识别这段描写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认知文中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描绘柳敬亭说书声音的精彩语句。

  1.这是篇写人散文。文章通过对柳敬亭外貌、神态、动作、细节以及说书场面的描写,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他高超的说书技艺。学习时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写作特色进行:

  (1)第一段中动用欲扬先抑、铺垫对村烘托等手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时,文章先写柳敬亭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再写他说书时却神采飞扬;运用铺垫手法,写柳敬亭说书的价钱很高,即使早早下定金还常常不得空;将柳敬亭与当时红极一时、风流妍美的名歌妓王月生相提并论,则运用的是对照反托的手法。这些叙述,为下文渲染柳敬亭说书的技艺营造了足够的氛围。

  (2)文章的更后一段与第一段前后照应,两者为写柳敬亭的外貌与说书技艺,使前后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了咀嚼不尽的意味。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对柳敬亭说书的场面描写异常精彩:“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人情人理,人筋人骨”是对柳敬亭说书时的动作、声音的正面描写:“主人必屏息而坐,侧耳听之”则是对观众反应的侧面描写。

  (4)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声如巨钟”用来比喻柳敬亭说书的声音,“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则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柳敬亭说书的艺术效果。

  2.对于字词的掌握,如以下的题目

  1.南京柳麻子,黧黑。

  2.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3.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狱中杂记》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方苞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别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本文组织众多材料所围绕的中心;理解本文说服力强的原因是事例确凿、典型;选出文中典型事例,简要说明作者用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拨人物性格的特点。

  1.这是一篇记事散文。作者通过自己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大量确凿事实,揭露了清代监狱种种黑暗的内幕,反映了清代封建体制下司法部门的极端腐朽。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本文写作特色主要有两点,一为选择确凿、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二为运用朴实、简练的语言来描绘人物性格特征。

  (1)本文记事,全用确凿、典型的事例,有极强的说服力。这些事例,或是作者亲身经历或是作者耳闻目睹,真实、具体、可信。运用这些典型事例说明问题,对于揭露清代监狱的黑暗内幕,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描写人物性格时语言朴实、简练,作者运用平易的笔触,准确而细致地叙述了大量事实真相,语言十分朴实、简练,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清代狱中种种腐败现象。如写杀人犯郭四的神态,“意色扬扬,若自矜诩”显露出其有恃无恐的心理。又如对山阴李姓的描绘,居狱外“漠然无所事”出狱反而“怅然”。

  2.要结合一些例题,灵活地掌握上述所说的课文的知识点。如:

  A.(2000.10.自考试题)阅读《狱中杂记》中的一段文字:

  凡死刑狱上,行刑无俟于门外,使其党人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支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变馨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瘤疾。

  请回答: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从这段文字来看,《狱中杂记》的即使有什么特色?

  B.解释加点的字

  1.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2.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日:“此疫作也。”

  3.余叩所以。

自考交流群

扫码领取试题答案及解析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