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08年自考组织胚胎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组织胚胎学
课程代码:208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组织胚胎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统称。组织学是研究动物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科学。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体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主要器官系统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动物胚胎发育的大致过程以及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器官的分化、发生和发育。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组织胚胎学的先修课程有动物学。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
绪 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学习,主要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概念;掌握石蜡切片、H.E.染色法、PAS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
识记:石蜡切片步骤;H-E染色法;PAS反应等常规研究方法。
理解:组织学研究组织器官微细结构,需要切片,制成5-8 m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技术包括固定、冲洗、脱水、浸透、包埋、切片和染色步骤。新鲜的组织必须迅速固定,否则会变性。动物组织柔软,要切片必须把石蜡渗透到组织中,才能在石蜡切片机下切成薄片。可是蜡和水不相融,必须脱水。因此上述步骤顺序不能颠倒。
苏木精、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是动物组织更基本的双重染色方法。苏木精是碱性染料,细胞核染成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被伊红染成红色。
o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结构。
o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结构。
PAS反应能将组织内的多糖类显示出红色。
应用:简述心脏、小肠等组织的结构;石蜡切片步骤;H-E染色法。
(二)组织胚胎学的基本内容(次重点)
识记:组织胚胎学概念;细胞组织培养;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理解:组织学是研究有机体微细结构及其机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有机体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
细胞组织培养是将活体动物的细胞或组织从体内取出,在无菌条件下,置于培养基中,在离体环境中生长和发育。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各种标本的电子密度不同,从而成为图像。
应用: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区别。
(三)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一般)
识记: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相差显微镜的观察对象。
理解:荧光显微镜利用紫外线作为光源。相差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应用:观察活细胞用相差显微镜。
第一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皮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各种上皮组织的分布、分类与主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被覆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重点)
识记: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的结构特点和位置。
理解:上皮组织细胞排列密集。被覆上皮按垂直切面细胞的形状和层数分类。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细胞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并互相嵌合。侧面观,细胞扁平、核卵圆形、居中,其长轴与基膜平行。特点,薄、光滑、湿润。
内皮和间皮。
单层柱状上皮,侧面观,细胞柱状、核椭圆形、偏基底部,可夹有杯状细胞。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侧面观,由4种类型的细胞构成:带纤毛的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及锥体形细胞。细胞高低不等,形状不一,但细胞均与基膜接触。
复层扁平上皮,侧面观多层细胞,低柱状→多边形→扁平状。表层细胞扁平。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接触高低不平。表面细胞可脱落,由基部细胞分裂补充。表面细胞可角化,也可不角化。
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细胞的形态、层次随器官生理状态如膀胱的胀缩而变化。扩张时,细胞变扁;收缩时,细胞充盈。表层细胞大,可见双核,称为盖细胞。
应用:心血管的内腔上皮为内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和胃肠系膜为间皮。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与消化和吸收有关。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位于呼吸道的内腔面,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如形成痰液。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被覆在体表;口腔等处的复层扁平上皮未角质化。变移上皮分布于膀胱、输尿管等处的内腔面。
2.上皮组织特点、单层立方上皮(次重点)
识记:上皮组织特点、单层立方上皮。
理解: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于体表和管、腔、囊等内表面。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一般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
以单层扁平上皮的结构特点理解单层立方上皮。
应用:体表上皮主要功能和结构特点。甲状腺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
3.复层柱状上皮(一般)
识记:复层柱状上皮。
理解:复层。表层为柱状上皮。
应用:分布于眼睑结合膜等处。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桥粒;质膜内褶、基膜、半桥粒;细胞连接和连接复合体(重点)
识记: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上皮细胞的侧面——紧密连接、桥粒。上皮细胞的基底面——质膜内褶、基膜、半桥粒。
细胞连接和连接复合体概念。
理解:微绒毛为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突起,其中含有许多纵行的微丝。纤毛其中含有微管。
紧密连接位于侧面近顶部游离面处,相邻细胞胞膜为嵴状结合,细胞间隙消失,有效封住了上皮细胞的顶端,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间隙内。桥粒为细胞间的一种牢固连接。细胞间隙较宽,内有丝状物和中间线,胞膜内侧有附着板和张力丝。
上皮细胞的基底面——质膜内褶、基膜、半桥粒
2.微皱襞、缝隙连接(次重点)
识记:微皱襞、缝隙连接。
理解:微皱襞、缝隙连接概念。微皱襞是上皮细胞顶端结构。缝隙是由6个亚单位蛋白构成的管道。
应用:微皱襞、缝隙连接只允许小分子的物质通过。
3.中间连接(一般)
识记:中间连接
理解:中间连接概念
应用:位于紧密连接下面。
(三)腺上皮和腺
1.腺上皮、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概念、腺的分泌方式(重点)
识记:腺上皮、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概念、腺的分泌方式
理解:腺细胞,以分泌功能为主的细胞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如肝脏。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输送到上皮表面。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经血液输送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局部分泌型、顶浆分泌型和全浆分泌型都属于外分泌腺的分泌,其间的不同体现在"局部"、"顶浆"和"全浆"上。
应用:肝脏和汗腺各属于外分泌腺还是内分泌腺?乳腺、汗腺、皮脂腺各是什么分泌方式。
2.单细胞腺、多细胞腺及其结构特点(次重点)
识记: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的概念、多细胞腺的结构特点。
理解:单细胞腺只是单个细胞。多细胞腺包括腺末房和导管。腺末房由很多单层细胞围成泡状结构;导管的功能是输出分泌物。
应用:鱼的黏液细胞和肠上皮的杯状细胞为单细胞腺,汗腺为多细胞腺。
(四)感觉上皮
识记:感觉上皮概念(重点)
理解:味觉上皮(味蕾)、嗅觉上皮、听觉上皮为感觉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之分。
应用:以味蕾说明感觉上皮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各种结缔组织的分布、分类与主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固有结缔组织
1.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子筛概念(重点)
识记: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子筛概念
理解:疏松结缔组织为典型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量多,白色,有光泽。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纤维较少,黄色,又名黄纤维,弹性大,抗拉力小。网状纤维,HE染色不宜着色,嗜银性,细直,有分支,连接成网。纤维排列疏松。基质为无色透明的均质胶体;细胞类型很多,成纤维细胞细胞大、较扁平、多突起,核大而扁、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弱嗜碱性,可以产生纤维和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有吞噬作用。
分子筛在基质中,由蛋白多糖——透明质酸(多糖)主干和蛋白质分子构成。有防御屏障作用、 物质交换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
应用:说明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特点;分子筛的作用。
2.结缔组织概念;结缔组织起源;致密结缔组织(次重点)
识记:结缔组织的概念;结缔组织起源;致密结缔组织。
理解: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多,间质由纤维和无定形基质构成;细胞类型多,细胞数量少、排列松散。无极性,无基底面和游离面之分。
结缔组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成分为主,纤维粗大,排列紧密。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小,主要为成纤维细胞。
应用:以疏松结缔组织为例,说明结缔组织特征特点。韧带、肌腱属于致密结缔组织。
3.网状组织;脂肪组织(一般)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主要分布在骨髓和淋巴组织内;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皮下。
(二)支持组织
1.软骨组织(重点)
识记: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
理解:软骨由软骨膜+软骨组织(软骨细胞+间质)构成。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中,细胞形态分布与成熟度有关。核椭圆形,胞质弱嗜碱性。基质为胶状半固体。
透明软骨分布广,新鲜时呈半透明状,同源细胞群明显。含胶原原纤维,量少,基质丰富,软骨囊嗜碱性强。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及会厌等处,同源细胞群不及透明软骨明显,分散的细胞较多。大量弹性纤维在基质中交织分布。软骨囊以外的部位嗜酸性较强。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细胞小成行分布。有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基质很少。
应用:气管为透明软骨;耳廓及会厌为弹性软骨;椎间盘、关节盘为纤维软骨。
2.骨组织(重点)
识记:骨组织构成特点;骨细胞特征和位置;骨密质;哈佛氏系统。
理解:骨组织是坚硬而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由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间质(钙盐)构成。
骨细胞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有许多细长突起,胞体较小,扁椭圆形。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位于骨小管内。
骨密质分布于长骨骨干和骨骺表面。骨板排列紧密、规律。分为内外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板间有横向的穿通管。
哈佛氏系统是长骨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筒状,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管构成,中央内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等。
应用:描述骨组织的构成特点;骨细胞特征和位置;哈佛氏系统位置和构成。
3.软骨膜、骨膜(次重点)
识记:软骨膜、骨膜位置和作用。
理解:软骨膜是包围软骨组织的结缔组织。外层纤维多,细胞少,保护为主;内层纤维少,细胞多,有骨祖细胞,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软骨膜的渗透作用使软骨组织获得营养。
靠近骨外膜的地方含有较多的成骨细胞,以有丝分裂方法增生,转变为骨细胞。骨内膜兼有成骨和造血功能。
应用:软骨膜、骨膜位置和作用。
4.破骨细胞;骨的发生;低等脊椎动物的支持组织(一般)
识记:骨的破坏和吸收是由破骨细胞来完成的。
理解: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原细胞;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转变为骨细胞;类骨质钙化为骨质,骨组织形成。
应用:骨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骨的破坏和吸收是由破骨细胞来完成的。
(三)血液
1. 哺乳动物红细胞特征;白细胞分类(重点)
识记:哺乳动物红细胞特征;白细胞分类
理解: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白细胞分类是依据细胞质中有无特殊的颗粒,以及颗粒的染色特性。各类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
应用:红细胞的变形性与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关系;中性粒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哺乳动物白细胞功能、血小板的发生和概念(次重点)
识记:白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发生和概念
理解:各类白细胞的功能;在哺乳动物血小板为巨核细胞的胞质碎片。
应用:血小板的发生。
(四)鱼类的血液和造血器官无脊椎动物的血液
1.鱼类红血细胞的形态;血细胞的发生;鱼类的造血器官(重点)
识记:鱼类红血细胞的形态;血细胞的发生。
理解:鱼类红血细胞椭圆形,有细胞核;血细胞发生于淋巴样成血细胞;鱼类的造血器官主要是脾和头肾。
应用:鱼类红血细胞的形态与哺乳动物的不同;鱼类血细胞的发生;鱼类的造血器官。
2.鱼类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次重点)
识记:鱼类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理解:白细胞比红细胞小。大部分是淋巴细胞。
应用:在鱼类炎症过程中,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患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数量少。
3.鱼的血栓细胞(一般)
识记:鱼血栓细胞的形状。
理解:鱼血栓细胞有细胞核。在血液涂片上往往四五个聚集,以区别淋巴细胞。
应用:能在血液涂片上区别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
第三节 肌肉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各种肌肉组织的分布、分类与主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骨骼肌(重点)
识记:骨骼肌细胞光镜下所见结构特点;白肌纤维、红肌纤维、肌小节、终池、三联体概念
理解:骨骼肌细胞长纤维状(故称肌纤维),肌原纤维是细胞质,有横纹;多核胞体。
根据肌原纤维与肌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肌纤维分两种:红肌纤维:肌红蛋白多,肌浆多,肌原纤维少,收缩力弱,持久(鸟类);白肌纤维:肌红蛋白少,肌浆少,肌原纤维多,收缩力强,易疲劳(哺乳类)。
肌节:肌原纤维上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包括一个居中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更基本单位,称为肌节。
终池:是横小管两侧的呈环形的扁囊,由肌质网末端膨大形成。
三联体:位于肌纤维内,由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
应用:描述光镜下骨骼肌细胞结构特点;白肌纤维、红肌纤维、肌小节、终池、三联体概念。
(二)平滑肌的位置、心肌的结构特点(次重点)
识记:平滑肌的位置、心肌的结构特点
理解: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和许多内脏器官,在器官中的分布是有规则的。心肌分布于心脏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近段,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
心肌短柱状,分支并吻合成网,心肌纤维连接处形成闰盘,核卵圆形,居中。
闰盘,心肌细胞间的连接结构。
应用:平滑肌的位置、心肌的结构特点
(三)平滑肌、心肌的超微结构(一般)
平滑肌、心肌的超微结构——肌质网发育差。
第四节 神经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与分布;神经元的结构组成与主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神经元(重点)
识记: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突触概念
理解: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细胞膜的特点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膜上有各种受体和离子通道。细胞核多位于神经细胞中央,大而圆。核仁明显。细胞质又称核周质,其中有丰富的细胞器: ①尼氏体,胞质内的一种嗜碱性物质,多呈斑块状或颗粒状,分布于核周体和树突内,轴突起始段的轴丘和轴突内均无。电镜下,尼氏体由许多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功能是合成蛋白质。② 神经原纤维,在神经细胞质内,在银染的标本上显示出棕黑色的丝状结构,即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神经微管集聚成束所构成。 神经丝的生理功能是参与神经内的代谢产物和离子运输流动的通道。神经微管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胞质内的物质转运活动。
突起有树突和轴突。树突从胞体发出的一至多个突起,形如树枝,树突表面可见许多棘状突起,称树突棘。树突的胞质中含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树突的分支和树突棘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转向细胞体的功能。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 电镜下,从轴丘到轴突全长可见由纵向排列的神经丝和神经微管。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为轴膜。不含尼氏体。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
神经纤维是神经细胞的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施旺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轴突(或树突)上的施旺细胞双层包卷轴索(髓鞘)而成有髓神经纤维,其上间断轴膜暴露为郎飞氏节。无髓神经纤维由轴突及施旺细胞构成,无髓鞘和郎飞氏节。
神经末梢是湿纤维的末端在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末梢装置。
突触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接点。
应用: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神经末梢概念。
(二)神经胶质细胞、化学性突触(次重点)
识记:化学性突触、神经胶质细胞概念
理解: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神经胶质细胞没有轴突和树突之分,无尼氏体,不形成突出。
应用:神经胶质细胞特征、化学性突触结构。
(三)神经元的分类、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一般)
识记:神经元的分类、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
理解:依据突起的多少,把神经元分成3类;根据机能特性,也可以把神经元分成3类。
神经胶质细胞有4种类型,其中,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能合成髓鞘。
应用:内耳等处的感觉神经元为双极神经元。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能合成髓鞘。
第二章 循环器官(共6学时,其中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中等动脉的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毛细血管、动脉、心脏(重点)
识记:毛细血管、动脉、心脏壁的组织结构
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是内皮和基膜,有外周细胞。
动脉是输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心脏壁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3层。
应用:简述毛细血管、动脉、心脏壁的组织结构。
2.静脉、淋巴毛细管的结构(次重点)
识记:静脉概念和结构
理解:动脉是汇集毛细血管的血液并把其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分为3层,注意大、中静脉的区别。
淋巴毛细管的管壁由一层内皮构成,起始端为盲端。
应用:能区别中等动脉和中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毛细管。
3.淋巴管 (一般)
识记:淋巴管的概念
理解:输送淋巴液的管道为淋巴管。
应用:输送淋巴液的管道为淋巴管。
第三章 呼吸器官(共3学时,其中面授1学时,自学2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鳃的微细结构;鳃区的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鳃(重点)
识记:鳃的一般结构、鳃小片的微细结构
理解:鳃由鳃弓、鳃片和鳃耙组成,鳃片上有鳃小片。
鳃小片的构成。
应用:以鳃结构说明呼吸器官特点。
2.辅助呼吸器官(次重点)
识记:皮肤呼吸、肠呼吸
理解:除了鳃以外,鳗鲡皮肤辅助呼吸;泥鳅后肠辅助呼吸。
应用:鳗鲡皮肤辅助呼吸;泥鳅后肠辅助呼吸。
3.鳔(一般)
识记:鳔内气体的进出。
理解:有管鳔,鳔内气体可通过鳔管进出,无管鳔,鳔内气体由气腺(红腺)产生,由卵圆窗渗出。
应用:无管鳔,鳔内气体如何产生。
第四章 消化器官(共9学时,其中面授3学时,自学6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胃、肠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胰腺、肝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消化管、消化腺(重点)
识记: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哺乳动物的胃腺(胃小凹);肠上皮的主要细胞;肠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结构;绒毛、微绒毛和皱襞的概念;胰腺(胰岛);肝脏(肝小叶、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枯否氏细胞)。
理解:除口腔外,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均可分为四层。其中粘膜上皮与功能相适应。
哺乳动物的胃腺细胞有3种。
肠上皮的主要细胞主要2种细胞。
肠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结构有绒毛、微绒毛和皱襞。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胰岛是散在于外分泌腺中的内分泌腺细胞团。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索)、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胆小管由相邻的肝细胞局部细胞膜凹陷而成。肝巨噬细胞:又称枯否氏细胞,位于肝血窦腔内,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噬功能,还具有处理和传递抗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作用,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应用: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哺乳动物的胃腺(胃小凹);肠上皮的主要细胞;肠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结构;胰岛、肝小叶、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枯否氏细胞概念。
2.食管、鱼类的消化腺(次重点)
识记:食管的组织结构和鱼类的胰腺。
理解:食管也是由4层构成的。
鱼类的胰腺可分为3种类型。
应用:食管的组织结构和鱼类的胰腺构成。
3. 口腔、咽和鱼肝细胞的排列(一般)
识记:口腔、咽和鱼肝细胞的排列
理解:口腔、咽的组织结构,肌层主要是骨骼肌。
鱼肝细胞的排列有3种类型。
应用:口腔、咽的肌肉组织类型;鱼肝细胞的排列类型。
第五章 排泄器官(共6学时,其中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肾脏的微细结构;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重点)
识记: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的概念和组织结构;肾小体的滤过屏障。
理解: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位于皮质,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管:上皮性管道,弯曲穿行于皮质和髓质之间。包括近端小管、细段 (髓袢)和远端小管。
肾小体的滤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构成。
应用: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的概念和组织结构;肾小体的滤过机制。
2.脊椎动物泌尿器官的进化;肾小管的组织结构(次重点)
识记:脊椎动物泌尿器官的进化;肾小管的组织结构。
理解:肾脏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在系统发育上经过前肾、中肾和后肾(鱼类只经过前两个阶段)。
近端小管上皮游离端有刷状缘、细段 (髓袢)和远端小管上皮立方形,无刷状缘。
应用:鱼类用中肾排泄。肾小管的组织结构。
3.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肾脏的功能(一般)
识记: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
理解:鱼类中肾无无明显的皮质区和髓质区;无髓袢。淡水鱼的肾小球较大、发达、毛细血管壁较薄。
应用: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
第六章 生殖器官(共6学时,其中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分期及不同发育阶段精子和卵子的形态。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精巢、卵巢(重点)
识记:精巢的一般结构;不同发育阶段精巢生殖细胞的形态;卵巢的一般形态;不同发育阶段(时相)生殖细胞的形态。
理解:精巢外被2层膜(腹膜——白膜),内为精小叶。间质组织是精小叶间结缔组织,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
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卵巢外被2层膜(腹膜——白膜),内为产卵板。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通常用数字表示卵巢的成熟度:
第Ⅰ时相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第Ⅱ时相 初级卵母细胞;1层滤泡膜
第Ⅲ时相 初级卵母细胞;2层滤泡膜;卵质的外缘出现小液泡
第Ⅳ时相 初级卵母细胞;卵黄颗粒充满核外空间;细胞核移向动物极,不含卵黄的卵质也向动物极移动
第Ⅴ时相 次级卵母细胞;卵黄颗粒融合成块状
应用:精子的发生;卵子的发生;第Ⅳ时相卵母细胞特征。
2.雌雄同体与性逆转(次重点)
识记:雌雄同体与性逆转概念。
理解:雌雄同体是指在同一鱼体的生殖腺中,同时存在有卵巢组织和精巢组织。
雌性转变为雄性,或雄性转变为雌性的现象,叫做性逆转或性反转。
应用:雌雄同体与性逆转概念。黄鳝是首雌特征,雌性先成熟。
第七章 内分泌器官(共4.5学时,其中面授1.5学时,自学3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重点)
识记: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脑垂体一般结构;甲状腺的组织结构、肾上腺的组织结构。
理解:内分泌腺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滤泡状;不具有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脑垂体是更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间脑腹面,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前腺垂体(相当于高等动物脑垂体的结节部);中腺垂体(是更主要的分泌部分)和后腺垂体,均由腺细胞组成。中腺垂体有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素分泌细胞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神经垂体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纤维组成;丘脑中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物质,通过沿着轴突纤维的血管输送到神经垂体的各个分枝,在那里贮藏或释放,所以神经垂体是丘脑分泌的一些物质的贮藏和释放中心。
甲状腺是动物体内更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实质由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
肾上腺被膜(间质),实质由皮质(外,中胚泡 )和髓质(中央,外胚层)构成。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
应用: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脑垂体一般结构;甲状腺的组织结构、肾上腺的组织结构。
2.甲状腺机能、肾上腺机能(次重点)
识记:甲状腺机能、鱼类的肾上腺。
理解:甲状腺促进代谢;与生长发育和变态有关;与性腺成熟和生殖有关。
鱼类肾上腺的皮质部以单团的腺组织形式位于肾之间——肾间组织;髓质部——嗜铬组织,或形成小体或散在肾间组织之间。
应用:甲状腺机能、鱼类的肾上腺。
3. 尾垂体(一般)
识记:尾垂体的位置和基本作用。
理解:尾垂体是鱼类所特有的内分泌腺。真骨鱼类很发达,它在尾下骨处或更后一尾椎处的脊髓腹面可看到有增厚和膨大部分,在那里脊髓运动神经元演变成大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其轴突向脊髓下方或两侧延伸。一般认为尾垂体分泌的激素跟鱼类调节渗透压有关。
应用:尾垂体的位置和基本作用。
第八章 感觉器官(共3学时,其中面授1学时,自学2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眼、内耳、味蕾(重点)
识记:角膜、视网膜、内耳、味蕾结构。
理解:眼球的前方部分叫角膜,角膜透明,能让光线透入。鱼类的角膜较为平扁,这样可以减少因生于头侧易受摩擦所遭受的机械损伤。
角膜分为5层: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角膜固有层、后弹性膜和内皮细胞层。角膜透明的原因是是因为纤维的排列整齐而有规律;固有层的基质含有多量的动物透明质酸;此外角膜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视网膜是构成眼球壁的更内层,是产生视觉作用的所在部位。分布有两种视感觉细胞:一种是呈圆柱状的视杆细胞;另一种是呈圆锥状的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可感受弱光,不感强光,在黄昏或微弱的光照下能辨别黑白物象,所以它只能感觉光的明暗;视锥细胞能感受强光刺激,能分辨明暗,并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内耳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听囊由1根细长的内淋巴管与外界相通。听囊的中部内溢分化成椭圆囊(上部)和球囊(下部)两部分。椭圆囊为一细长的小室其前、后、侧的扁平的突起发育成3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半规管的末端膨大成为壶腹。内耳的内壁有无数的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感觉上皮,在壶腹内的感觉上皮叫做听嵴,在椭圆囊和球囊内的感觉上皮叫做听斑。
味蕾呈卵圆形,由感觉细胞(味细胞)和支持细胞聚合而成。味蕾顶端有味孔。味细胞顶端生有纤毛,基部有神经末梢分布。支持细胞常位于味细胞的底部或中间,起支持作用。
应用:角膜构造和透明原因;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分布和功能;内耳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听嵴、听斑、味蕾概念;味蕾的结构。
2.皮肤感觉器官(次重点)
识记:皮肤感觉器官的共同点;侧线器官结构。
理解:皮肤感觉器都由感觉细胞(游离端具纤毛)和支持细胞组成。
侧线器官是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为鱼类和水生两栖动物所特有。侧线器官沟状(软骨鱼类)或管状(硬骨鱼类)。管状的埋于皮下,叫做侧线管,侧线管内充满粘液,管壁上有呈结节状的感觉器,其构造与感觉芽相似,由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整个感觉器即浸润在粘液内。
应用:皮肤感觉器官的共同点;侧线器官结构。
3.鼻(一般)
识记:嗅囊结构。
理解:嗅觉器官为嗅囊,是凹陷的构造。由外鼻孔与外界相通。嗅囊内衬以嗅粘膜,其由嗅觉上皮和固有膜构成。
应用:嗅囊结构
第九章 皮肤和鳞片(共1.5学时,其中面授0.5学时,自学1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皮肤的结构组成、鳞片类型与构造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鳞片(重点)
识记:楯鳞、骨鳞来源和结构。
理解:楯鳞由表皮和真皮联合衍生,这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鳞片。由基板和鳞棘两部分组成:基板为埋于皮下呈圆形或菱形的骨质片;鳞棘是露于皮外,生在基板上的细棘,棘的尖端朝向身体后方。鳞棘的外层被覆有珐琅质(或叫做釉质),内层为齿质,中央为髓腔,有神经和血管通入腔内。
骨鳞由真皮衍生。柔软且扁薄,富有弹性,覆瓦状排列,前端深埋于真皮内,叫做前区,后端露于皮肤之外,叫做后区,被上下鳞片覆盖着的部分,叫做侧区。每一片骨鳞的组织结构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为骨质层,比较脆薄,由骨质构成。它的生长过程是沿周缘一圈一圈地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叫做鳞嵴 (或叫做环片);鳞嵴的中心叫做鳞焦,它是鳞片更先形成的部分;由鳞焦向四周发出放射状的凹沟,叫做鳞沟。骨鳞的下层为纤维层,很柔韧,系由交错排列的纤维物质构成。它的生长方式跟上层不同,而是向下一片一片地增生,新增生的一片总是叠在老一片的下方,且较老一片略大,故整个鳞片中间厚,外缘薄。
应用:楯鳞、骨鳞来源和结构。
2.皮肤、硬鳞(次重点)
识记:鱼表皮结构、硬鳞结构。
理解:来源于外胚层
表皮包在鱼体更外层,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细胞层数随不同种类而异,例如板鳃鱼类很少超过4-6层,硬骨鱼类通常有10一30层细胞。同种鱼的不同部位,表皮细胞层数也不一致,如胡爪鱼的头部和背部有12-15层,而体侧只有4-5层。在表皮中存在着单细胞腺。
硬鳞由真皮衍生,仅见于低等硬骨鱼类。典型的硬鳞为呈斜方形的骨板,埋于真皮中。每一硬鳞都是与上下相邻的鳞片互相以关节突起或凹面嵌接,在接合处有空隙以便活动。我国具有硬鳞的鱼类为鲟形目的种类,但其硬鳞很不发达,真正的硬鳞已退化到尾鳍的上缘
应用:鱼表皮结构;硬鳞来源。
2. 皮肤(一般)
识记:鱼真皮结构。
理解: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成纤维细胞、色素细胞。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应用:鱼真皮结构。
第十章 普通胚胎学(共12学时,其中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受精、卵裂、囊胚、原肠的形成过程;胚层的形成与胚层的分化。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生殖细胞、受精作用、卵裂、囊胚、原肠作用(重点)
识记:鞭毛型精子的结构、精子的发生;卵膜、卵膜的作用;卵子的发生;受精作用;受精的一般过程及其形态的变化;雌雄原核概念;卵子的极性;卵裂、囊胚定义、原肠作用定义及其意义;内外胚层形成的5种方式;胚层的分化;胚胎概念。
理解:鞭毛型精子由头(顶体和核)、颈、尾(中段-主段-尾段)三部分构成。
精子的发生:增殖期,原始生殖细胞到精原细胞;生长期,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n)-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发生过程所特有的时期。
卵膜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初级卵膜、次级卵膜和三级卵膜。
卵膜有5个方面作用。
卵子的发生见第6章。
受精作用: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相接触,终于精子和卵子的核相融合。
受精的一般过程及其形态的变化:精子和卵子相遇;精子入卵;受精膜的形成和卵质的变化;雌雄原核的形成;雌雄原核的接触;雌雄原核的融合。
顶体消失,细胞核膨胀,恢复普通细胞核的形状,此时精核即改称为雄性原核;卵子完成2次成熟分裂,形成雌性原核。
卵子有植物极和动物极之分。卵黄多的一极称植物极,卵黄少的或没有卵黄的一极称动物极。
卵裂,受精卵细胞的分裂。
囊胚,合子经过多次卵裂形成的多细胞的囊状胚体。
原肠作用是形成内外胚层的过程。原肠作用使胚胎产生质的变化。
内外胚层的形成有5种方式。
胚层的分化为组织。海绵和水螅的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外(胚)层;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生殖细胞来源于中胚层;爬行类、哺乳类、无尾两栖类和鱼类原始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
受精卵在卵膜内或母体内发育的阶段,称为胚胎。
应用:鞭毛型精子的结构、精子的发生;卵膜、卵膜的作用;卵子的发生;受精作用;雌雄原核概念;卵裂、囊胚定义、原肠作用定义及其意义;内外胚层形成的5种方式;胚层的分化;胚胎概念。
2.受精方式;人工受精与杂交;性反转;精子的大小和数量;精子的运动和寿命;延长精子寿命的方法;性别控制方法;完全卵裂类型;中胚层形成的方式;孵化;间接发生类型(次重点)。
识记:受精方式;人工授精与杂交;性反转;精子的大小和数量;精子的运动和寿命;性别控制方法;完全卵裂类型;中胚层形成的方式;孵化;间接发生类型。
理解:受精方式有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
人为的方法采集精卵,使精子和成熟卵子相结合,称为人工授精。
性反转为动物性别转化现象。
精子的大小与动物个体的大小无相关性;精子的数量很大,通常以亿计算
精子排出体外后的寿命短促,硬骨鱼类的精子在水中只能存活45s到5min.精子在精巢内是不活动的。
延长精子寿命的方法主要有低温、常温和冷冻
性别控制方法4个方面。
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前者是分裂沟遍及整个卵子。
中胚层形成有3种方式。
孵化胚胎发育成完整的机体,开始从卵膜和母体出来。
间接发生类型指胚胎从母体出来为幼虫,还需经过一个变态时期才能变成幼体。
应用:受精方式;人工受精与杂交;性反转;精子的大小和数量;精子的运动和寿命;延长精子寿命的方法;性别控制方法;完全卵裂类型;中胚层形成的方式;孵化;间接发生类型。
3.卵子的构造;卵子的种类;卵子的大小和数量;单精受精与多精受精;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的条件(一般)。
识记:卵子的构造;卵子的种类;卵子的大小和数量;单精受精与多精受精;性别决定;性诱导;胚胎发育的条件。
理解:卵子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由细胞质(卵质)、细胞核(卵核)和细胞膜(卵膜)构成的。
卵子的种类有均黄卵、端黄卵、中黄卵、间黄卵。
卵子的大小取决于卵内营养物质。在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自由幼虫的阶段,则卵内营养物质少,卵子小。一般地说,卵子产出后不加保护的动物,产卵量更多;进行护卵的动物,产卵较少;卵胎生和胎生的动物,排卵量更少。
只有1个精子入卵——单精受精——硬骨鱼类、哺乳类;多个精子同时或先后入卵——软骨鱼类。
性别决定有3种意见。
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有12条,其中地心引力中,用人为方法倒置受精卵极性,其结果必然产生怪胎。
应用:卵子的构造;卵子的种类;卵子的大小和数量;单精受精与多精受精;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的条件。
第十一章 软体动物的发生(共1.5学时,其中面授0.5学时,自学1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原肠作用;幼虫及其变态。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生殖习性(重点)
识记:软体动物的产卵和发育方式;卵囊概念;原肠作用;幼虫及其变态。
理解:产卵和发育方式大体有3种方式。
原肠作用为外包法与内陷法。
有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和钩介幼虫。
应用:软体动物的产卵和发育方式;卵囊概念;原肠作用;幼虫及其变态。
2.生殖细胞;幼虫的发育类型(次重点)
识记:精子类型;幼虫的发育类型。
理解:精子-鞭毛型。
幼虫的发育类型有:自由幼虫发育类型;非自由幼虫发育类型和没有自由生活幼虫期的非幼虫发育类型。
应用:精子类型;幼虫的发育类型。
3. 卵裂;贻贝的人工育苗(一般)
识记:卵裂;贻贝的人工育苗。
理解:大多螺旋式卵裂
在贻贝的人工育苗时,当幼虫有50%进入匍匐期时,即可投放附着器。
应用:卵裂;贻贝的人工育苗。
第十二章 甲壳动物的发生(共1.5学时,其中面授0.5学时,自学1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幼虫发育的多样性。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甲壳动物的抱卵习性;精子类型;精荚概念;幼虫发育的多样性(重点)
识记:甲壳动物的抱卵习性;精子类型;精荚概念。
理解:甲壳动物的抱卵习性有9种情况。
非鞭毛型精子
精荚是精子被输精管末端的分泌物包被形成的结构。
幼虫的发育发育有6种基本形式。
应用:甲壳动物的抱卵习性;精子类型;精荚概念;幼虫发育的多样性。
2.甲壳动物的受精;原肠形成有方式;中华绒螯蟹的发生(次重点)
识记:甲壳动物的受精;原肠形成有方式;中华绒螯蟹的胚后发育。
理解:多单精受精。
原肠形成有3种方式——内陷、外包、移入。
蚤状幼虫分5期;大眼幼虫即蟹苗。
应用:甲壳动物的受精;原肠形成有方式;中华绒螯蟹的发生。
3.生殖习性;水蚤的生殖;促使亲虾提早产卵的方法(一般)
识记:生殖习性;水蚤的生殖;促使亲虾提早产卵的方法。
理解:产卵前雌虾先行蜕皮。
水蚤,孤雌生殖。
促使亲虾提早产卵有3个措施。
应用:生殖习性;水蚤的生殖;促使亲虾提早产卵的措施。
第十三章 刺参的发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刺参的生殖习性。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刺参的生殖习性(重点)
识记:刺参的生殖习性;刺参生殖细胞的特性。
理解:刺参的排精和产卵都在晚上进行。
在干精情况下,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可以保持4-6小时。
应用:刺参的生殖习性;刺参生殖细胞的特性。
2.获得刺参成熟卵的途径(次重点)
识记:获得刺参成熟卵的途径
理解:2种途径。
应用:获得刺参成熟卵的2种途径。
3.刺参的幼虫(一般)
识记:刺参的幼虫
理解:刺参的发育要经过3种类型的幼虫。
应用:刺参的发育要经过的幼虫阶段。
第十四章 鱼类的发生(共3学时,其中面授1学时,自学2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鱼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器官发生与个体发育分期。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 生殖细胞;与受精作用;(重点)
识记:精子的形态;精子的保存;精子质量标准;卵膜。
理解:精子——鞭毛型。
精子的保存主要有短期低温保存和长期超低温冷冻保存。
精子质量标准的评定方法。
鱼类的卵膜分成3种。
应用:精子的形态;精子的保存;精子质量标准;卵膜。
2.排卵、产卵;卵子的种类;鱼类个体发育分期(次重点)
识记:卵子的种类;排卵、产卵;鱼类个体发育分期。
理解:卵子的种类有3种。
Ⅳ时相卵母细胞成熟后突破滤泡膜进入卵巢腔或体腔中为排卵;V时相卵母细胞自卵巢腔经输卵管排出体外。
鱼类个体发育分为胚胎期、仔鱼期、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熟期。
应用:卵子的种类;排卵、产卵;鱼类个体发育分期。
3. 产卵条件;器官发生(一般)
识记:产卵条件;器官发生。
理解:异性刺激,大多数雌鱼排卵产卵前必须有雄鱼的存在。四大家鱼产卵要有流水刺激。
大脑背壁由上皮组成;硬鳞由真皮衍化而来;四大家鱼的胚胎其较短,其器官形成不完善。
应用:异性刺激、流水刺激等产卵条件;部分器官的发生。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楼允东主编。《组织胚胎学》。 第2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暂定)
推荐教材 楼允东主编。《组织胚胎学》。 第2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9
2.主要参考书目
幸志光主编。 组织胚胎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成令忠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王树迎,王政富主编。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理论学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 内容 | 学时 |
绪论 | 2 | |
第一章 | 基本组织 | 30 |
第二章 | 循环器官 | 6 |
第三章 | 呼吸器官 | 3 |
第四章 | 消化器官 | 9 |
第五章 | 排泄器官 | 6 |
第六章 | 生殖器官 | 6 |
第七章 | 内分泌器官 | 6 |
第八章 | 感觉器官 | 3 |
第九章 | 皮肤和鳞片 | 2 |
第十章 | 普通胚胎学 | 12 |
第十一章 | 软体动物的发生 | 2 |
第十二章 | 甲壳动物的发生 | 3 |
第十三章 | 刺参的发生 | 1 |
第十四章 | 鱼类的发生 | 4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识记"为20%左右、"理解"为25%、"应用"不低于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六、题型示例
㈠单项选择题
分泌生长激素的地方是。
A.神经垂体 B.前腺垂体 C.中腺垂体 D.后腺垂体
㈡多项选择题
视网膜的细胞有。
A.双极细胞 B.视杆细胞 C.视锥细胞 D.枯否氏细胞 E.周细胞
㈢名词解释题
1. 胰岛
㈣简答题
1.简述桥粒的结构。
㈤问答题
1.论述大、中、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湖北自考在线
- 热门课程
- 报名咨询
- 浙江自考03432动画剧本创作(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 湖北自考【社区护理学专升本】转入【护理学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物流管理专升本】转入【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物业管理专升本】转入【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升本】转入【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农学专升本】转入【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转入【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石油工程专升本转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转入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湖北自考【通信工程专升本】转入【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
- 历年试题
-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