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伦理学专题教材大纲
28076 伦理学专题
江苏教育学院
编写说明
根据苏教师[1999]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教师自考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制定了江苏省中学教师本科各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新方案,按照此新方案,我们组织江苏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编写了2001年(下)各专业开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并经专家进行了审定。现印发给各助学单位和考生使用,作为考试的要求和依据。欢迎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办公室
第一章 绪论
一、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了解“道德”与“伦理”的含义,认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特征,以及伦理学的职能。明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懂得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及道德发展前景。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道德
(一)“道德”概念在中国和西方国家最早出现。
(二)“道德”定义及其不同理解。道德就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三)道德包含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内容;又包括三类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
二、伦理学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理论、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人的价值实现和完善的一门科学。
(二)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二节 伦理学的职能
一、解释职能
二、论证职能
三、指导职能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
(一)科学论证道德的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二)系统概括和阐述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
(三)探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人成长规律。
(四)批判剥削阶级的腐朽道德,清除剥削阶级旧道德的影响。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方法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具体运用:
(二)历史的方法。
(三)阶级分析的方法。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五)现代科学的方法。
三、学习和研究伦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伦理学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二)学习和研究伦理学有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
第二章 道德的本质
一、要求
了解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明确道德的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及更深层次的本质;认识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道德发展的影响;明确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说明道德是人类掌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一)旧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的解释。
唯心主义伦理学家根本否认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它们或者把道德归于人的“内心活动”和“主观意志”,或者把道德归之于所谓客观的“善的观念”、“绝对观念”和“神的意志”,从而这样那样地歪曲道德的本质,否认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伦理学家,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考察道德,最终也和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二)马克思主义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科学说明。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决定作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一切旧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一般本质在于;道德是受物质生产关系决定和制约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现象;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受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被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规定。
二、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方式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善恶评价方式。
善恶评价是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主要标志,它体现在各类道德现象之中(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反映在道德功能的各个方面(认识、调节、教育等功能),并且寓于道德本身的结构之中,是道德的本质特征。
在道德意识现象中,善恶判断具有的特点。
在道德规范现象中,善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的特点。
道德活动现象,善恶评价具有的特点。
三、道德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价值体系,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第二节 道德的经济基础
一、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一切旧伦理学的根本区别。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本质和核心。
2、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一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社会经济形式对道德的影响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各种经济形式都会对道德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道德最终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自然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商品经济对道德的影响(积极和消极的)
产品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一)伦理思想史上的争论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关于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进步关系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1、认为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人类道德沦丧。
2、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会使人们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
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二)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最终意义上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必然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它是道德发展的重大杆;同时它对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们某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也能直接直到一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的进步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这个中介来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还要受政治的制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道德发展的一致性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建设教育。
认为“生产发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的观点是错误的。
判断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应该以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人们实践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所引起的社会效果为标准。
第三节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一、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二、道德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一)道德与经济关系不尽一致。
(二)道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尽一致。
(三)道德有其相对独立的历史。
(四)道德受制因素的多样性。
(五)道德具有社会能动作用。
第三章 道德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一、要求
了解道德的结构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明确道德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的结构
一、道德现象的结构
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
道德活动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道德体系的结构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范畴
三个基本层次或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三、道德分类
公德
私德
市场关系公德和市场主体私德。
协调性道德与进取性道德。
第二节 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家所长期争论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两种不同的看法。
二、道德基本功能的内容
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
激励功能
教育功能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起到其他社会意识所不能起的作用。道德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良心、义务、责任感等而形成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指导人们按照个人或阶级的善恶观念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促使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为其经济基础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道德是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道德的特点
一、道德形式上的特点
1、特殊的规范性
2、独特的多层次性
3、广泛的社会性
4、更大的稳定性
二、道德反映功能上的特点
首先,从反映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其次,从表达反映成果的方式上看。
再次,从反映的基础上看。
三、道德调节功能上的特点
第一,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第二,从调节的尺度上看。
第三,从调节的侧重点上看。
第四,从调节方式上看。
第五,从调节的效力上看。
第四章 道德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要求
了解和掌握道德起源的历史条件,总结和认识人类的历史上道德兴衰起落的经验教训及其发展规律,加深对道德的本质、作用的理解;明确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合乎规律的发展;坚持对人类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
旧伦理学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离开人们的社会实践,去观察和研究道德的起源,因而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一)神启论
(二)道德起源于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是“理念”或“观念”的产物。
(三)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感觉欲望”。
二、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寻求道德的起源。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类在物质生活条件中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前提
(二)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三)语言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体条件。
(四)社会分工是道德意识由萌芽状态到生成状态的重要环节。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进程大体上是一致的。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在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维护氏旅的集体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氏族和部落的利益高于一切,无条件地服从和维护这一利益,是每一个氏族成员和家族的最高义务和神圣职责。
共同劳动,相互帮助,维护氏族内部的自由、平等,是原始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
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同风俗,习惯和传统融为一体的。
原始社会的道德具有两重性,对此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道德的类型。奴隶社会道德是在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成为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
鄙视劳动,鄙视劳动者,对奴隶制国家绝对忠诚、男尊女卑等,是奴隶主阶级道德的重要规范。
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是第一个私有制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与奴隶主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是奴隶阶级的道德。反对奴隶主的虐杀,争取人的地位,是奴隶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勇敢顽强,团结互助是奴隶阶级道德的主要规范。
奴隶阶级的道德继承了原始社会道德的优良传统,又成为后来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道德的开端,起了承上启下的伟大历史作用。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封建地主阶级道德是对封建制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和封建宗法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最重要的道德原则。
忠君孝亲、男尊女卑、厌恶劳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封建地主阶级道德是奴隶主阶级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封建社会道德与政治、宗教融为一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与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是农民阶级的道德。反对等级特权,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要求社会均等,是农民阶级的道德原则。勤劳节俭、关心和同情穷苦人民是农民阶级道德的重要规范和道德品质。
农民阶级道德的两重性。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极端的利已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金钱万能、唯利是图、鄙视劳动、奴役妇女是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自私自利、损人利已,投机取巧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特点。
民族利已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在国家关系上的表现。
资产阶级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此外,资产阶级道德具有虚伪性,在道德活动中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道德的调节功能日益衰落等特征。
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是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道德发展的规律
(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二)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相互统一的过程。
(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道德发展的杠杆。
(四)道德的进步还受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二、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
(一)无产阶级必须批判继承历史上优良的道德遗产。
(二)对历史上劳动人民道德的批判继承。
(三)对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的批判继承。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
一、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弄清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结构及特点;了解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概述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一个阶段。
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提出,含义及基础。
共产主义道德的三个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结构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社会主义社会一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
社会主义道德主要规范——“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最高道德规范——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最高要求是共产主义道德。
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特点
(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二)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三)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四)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一、道德原则的涵义和特点
道德原则的涵义
构成道德原则的条件和客观依据(即特点)。
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容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根本利益在道德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它贯穿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全过程及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使社会主义道德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旧社会一切道德的主要标志。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容。
集体主义原则对人们的行为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划清两条界限: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界限、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限。
三、集体主义原则与“合理利已主义”的本质区别
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其理论形式有多种,其中最有迷惑力,影响最大的是“合理利已主义”。
从“合理利已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观点来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合理因素,但从总的说来、从实质说来,“合理利已主义”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第一,“合理利已主义”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把自私看作人的普遍本性是错误的。第二,“合理利已主义”原则以个人利益作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把自己看作目的,把别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是不合理的。第三“合理利已主义”在实践上必然导致极端利已主义。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仍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在新形势下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必须做到:第一,调控价值标准,允许集体主义原则多层次发展。第二,强调法律的调控手段。第三,以立为本,重在教育。
五、利已主义的涵义、根源和危害性
利己主义的涵义。
利己主义的根源及表现形式。
利己主义的危害性。
第三节 中国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
一、人道主义
(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涵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如何看待。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涵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及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为理论基础,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则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其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指导原则,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则以个人主义为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爱护人。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各种基本规范的客观依据、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六章 职业道德
一、要求
探讨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内容,认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别是教师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加强教师道德修养。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特点和社会作用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形成。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三)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略)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及其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节 教师道德
一、教师职业的形成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育劳动的特点
三、教师道德的涵义、特点和地位
教师道德的涵义。
教师道德的特点。
教师道德的地位。
四、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热爱教育原则。
(二)教书育人原则。
(三)为人师表原则。
(四)热爱学生原则。
第七章 恋爱、婚姻和家庭中的道德
一、要求
研究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涵义、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爱情、婚姻和家庭中的道德关系。
二、考试要求
第一节 恋爱道德
一、爱情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
二、爱情的本质及其特点
(一)爱情是男女双方之间相互倾慕为基础,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真挚、强烈的专一感情。
(二)爱情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和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义务的有机统一。
(三)爱情的特征具有:专一性、持久性、平等性、纯洁性和能动性。
三、恋爱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端正恋爱目的,追求思想感情的一致。
(二)严肃认真,忠贞专一。
(三)自尊自重、深沉理智。
(四)事业第一,爱情第二。
(五)乐观自信、失恋不失志。正确对待失恋,冷静地对等爱情中的挫折。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
一、婚姻家庭及其职能
(一)婚姻是人类生存意志的强烈表现,是人类实现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家庭的基础,是社会制度和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
(二)婚姻家庭具有两重性,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三)婚姻家庭的职能:自然生物职能;经济社会职能;精神教育职能;
二、婚姻家庭的历史演变
婚姻家庭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群婚制阶段。
(二)对偶婚制阶段。
(三)一夫一妻制阶段。
三、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内容
第一,婚姻自由,以爱情为基础。(四点要求)
第二,一夫一妻,反对非婚性关系。
第三,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与帮助。(三点要求)。
第四,计划生育。
第五,注意离婚道德,反对任性和轻率。
四、家庭道德建设
(一)明确家庭道德建设的任务。
(二)家庭应具备健康的精神食粮。
(三)应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四)经常举行健康愉快的家庭活动,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
第八章 社会公德
一、要求
了解社会公德和环境道德的产生、特点和内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环境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社会公德概述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和历史发展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1、社会共同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历史继承性
4、简易性
5、时代性
三、社会公德的地位和作用。
四、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环境道德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道德的涵义和特点。
三、环境道德建设的意义。
四、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道德范畴
一、要求
明确道德范畴是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道德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公正等范畴的实质,并用于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范畴概述
一、道德范畴的涵义
道德范畴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道德面貌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道德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就是反映和概括人类道德各种现象及其特性、关系、方面等本质的基本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道德现象的理论表现的伦理学,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一系列反映道德现象的基本概念构成的范畴体系。
狭义上来讲,就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道德的主要本质,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善恶、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公正等。
道德范畴它既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必要补充,又受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约,是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道德范畴的形成。
二、道德范畴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一)道德范畴是确立一定道德规范体系的前提条件
(二)道德范畴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道德范畴是人类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标志
第二节 义务
一、义务的涵义和实质
(一)凡是发生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地方,都有义务存在。
(二)道德义务是指个人对社会或他人应尽的道德责任,是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要求。
(三)义务范畴的社会实质:
第一,义务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们之间关系的反映。
第二,义务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决定的,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第三,个人对自身的义务,只有具备了社会意义才具有道德意义,才成其为义务。
二、义务的特点
(一)道德义务同政治法律义务既区别又联系。
(二)道德义务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不同谋求个人权利和报偿相对应。
(三)道德义务是人们自觉自愿履行的义务,不具有强制性。
三、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良心
一、良心的涵义和实质
良心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的反映。
良心具有社会和心理的特征
在阶级社会中,良心具有阶级性。
二、良心的特点
首先,良心作为一种意识,具有内在性,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其次,良心作为人们对社会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其内容具有客观性。
再次,良心对于个人行为的调节作用,最终受到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三、良心的作用
在个人方面,良心在人们道德行为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良心在道德行为选择上,促使人们选择正确的行为。
第二,良心在行为进行中,起着监督作用。
第三,良心在行为之后,对行为后果有评价作用。
在社会方面,良心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心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良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四节 荣誉
一、荣誉的涵义和实质
荣誉是指对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荣誉具有两方面相互关联的意义:其一是指人们履行了社会义务,对社会作出一定贡献后,得到社会舆论的公认和褒奖,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其二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亦即良心中所包含的知耻和自尊的意向。
荣誉范畴的社会实质。
荣誉是推动人们履行道德义务的巨大精神力量。
荣誉观的历史性、阶级性。
二、树立正确的荣誉观
第五节 幸福
一、幸福的涵义及其道德意义
所谓幸福,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奋斗目标及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
幸福范畴是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结构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二、坚持无产阶级的幸福观
1、是以劳动创造和斗争为基础的,是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统一。
2、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是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
3、是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
第六节 公正
一、公正的涵义和分类
公正是一种道德范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道德关系;它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需经过一定的修养和磨练才能达到;公正还能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善恶。
公正范畴与良心范畴有着密切联系。
公正在人们选择行为和道德评价时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正的规范要求和社会意义。
三、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第十章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一、要求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明确无产阶级人生观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本质区别,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明确什么是道德理想,人生观、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质的关系,如何追求理想并实现理想人格。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涵义和道德意义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实际上就是人生的价值目标问题。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
二、人生观的形成与历史考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伦理学家们的解释。
人生观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人生观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同时与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世遭遇等具体情况有密切联系,还有其生理和心理的基础。
两大类型人生观:无产阶级人生观和剥削阶级人生观。
剥削阶级人生观的主要类型:
①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②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③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④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观
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本质特征:都是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的反映,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其理论基础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三、树立科学进步的人生观
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显著特征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 道德理想
一、理想及道德理想的涵义与实质
理想就是对现实的超越与对未来的向往。它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所谓道德理想,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向往和追求的完善的道德关系或社会道德风尚,以及道德上的完善典型或理想人格。它包括社会道德理想和个体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并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1、道德理想是时代精神和阶级意志的体现。
2、理想人格是人们自觉认识当时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3、道德理想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道德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阶级标准。
二、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
三、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实现
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特点:
1、摒弃了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理想中所固有的私有观念,真正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的基础。
2、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3、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代表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时代潮流的前进方向,凝聚了人类对完美人格应有的品德的一切正确经验和认识,因而具有坚实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基础。
第十一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一、要求
了解道德行为的特征和道德品质的涵义、特点及基本内容;明确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和必然、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明确道德品质的构成,提高选择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增强道德责任感。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行为
一、行为的本质
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形成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活动。社会实践性构成人类行为的本质特性。
二、道德行为的涵义和特征。
所谓道德行为,是指由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一,道德行为是自知的行为
第二,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
第三,道德行为是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三、道德行为的分类
道德行为(亦称伦理行为)和非道德行为(亦称非伦理行为)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的行为(亦称善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亦称恶的行为)
第二节 道德选择
一、道德选择的涵义
道德选择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面对同时存在的几种不同道德行为方案,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二、道德选择中的必然与自由
行为能否自由选择?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搞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认识了必然性,人才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行为选择要受客观条件及个人素质的制约。人有相对的选择行为的自由,人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道德责任。
“机械决定论”的错误在于否认人的意志自由,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作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认为人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志自由论”者的错误在于把人的意志自由绝对化,否认客观必然性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表面上强调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实际上仍然是否认人的道德责任。
三、道德行为选择中的目的和手段
目的是行为主体预计达到的行为结果,手段是行为主体,为了实现行为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目的与手段是对立统一的。目的依赖手段,手段也依赖目的;目的制约手段,手段服务于目的。在行为选择中,既要选择道德的目的,又要选择相应的道德手段。
“目的决定论”和“手段决定论”都割裂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一方作用而否定另一方作用、都是形而上学的。
四、影响道德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节 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和特点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
(二)道德品质的特征
1、道德品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2、道德品质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
3、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晶
4、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它具有综合个人道德心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特定属性。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
道德品质是由各种因素、按层次、循序发展而成的,各种因素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构成人格的道德品质系统。
三、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四、道德品质的内容
五、社会主义社会几种重要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主要特点及内容。
第十二章 道德评价
一、要求
了解道德评价的意义,掌握道德评价的标准,依据和主要形式,弄清道德行为的责任,进一步发挥“道德法庭”的作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考试要求
第一节 道德评价概述
一、道德评价的涵义
(一)道德评价的涵义
(二)道德评是通过善恶范畴来进行的。(即道德评价的标准)。善与恶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一般的基本范畴,善恶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善恶是历史范畴。
二、道德评价的类型
三、道德评价的意义:(即道德评价的作用)
1、道德评价是裁决人们行为和品质的。“道德法庭”。
2、道德评价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
3、道德评价是改善社会风气、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4、道德评价是使观念形态的道德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是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道德评价的形式
(一)社会舆论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二)传统习惯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三)内心信念的涵义及作用。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依据
道德评价的依据包括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这两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道德评价上的观点,是动机和效果、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
在道德评价根据问题上存在着“动机论”和“效果论”的争论。
第三节 道德价值和道德责任
道德评价不仅有定性评价,而且还有定量评价。即对道德行为不仅要评判其善恶性质,而且还要评判其善恶的大小,即评判其道德价值或道德责任的大小。
第十三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一、要求
了解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明确道德教育的地位、过程、特征和方法,掌握道德教育的原则,正确进行道德教育。明确道德修养的实质和方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概述
一、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涵义和地位
二、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三、人性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
第二节 如何进行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
道德教育过程是包括提高人们道德认识,陶冶人们道德情感,锻炼人们道德意志,确立人们道德信念和养成人们道德习惯等相互联系的诸环节的道德实践过程,是构成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辩证发展过程。
道德教育是错综复杂而又有规律性的过程。具有同时性、多端性、重复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二、道德教育的渠道:(家庭、学校、社会。)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
第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大道理与小道理的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正面引导与正视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1、灌输教育法
2、养成教育法
3、榜样教育法
第三节 如何进行道德修养
一、道德学习
二、躬行实践——“慎独”。
三、内省自勉
第四节 道德境界
一、道德境界的涵义
二、道德境界的划分
第十四章 道德建设
一、要求
了解道德建设的涵义及特殊性,明确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加强道德机制的建设,研究道德建设的可靠作性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道德建设概述
一、道德建设的涵义和研究意义
二、道德建设的特殊性
广泛的渗透性;深入性;渐进性。
三、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伦理体系的建构
二、道德机制的建设
第一,培养人们的良心信念
第二,发掘优良传统,培养良好风俗习惯
第三,建立健全良好的舆论机制
第四,建立健全道德建设机构
第五,道德典型建设
第六,道德典章建设
第七,道德仪式建设
第八,道德环境建设
三、道德教育
第三节 关于道德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道德建设的可操作性问题
二、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三、道德建设与管理
1、使用教材意见
《现代伦理学》蒋忠英 任吉刚等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参考教材:
《伦理学教程》罗国杰、马博宣等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6月)
《伦理学》罗国杰主编 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
《伦理学通论》王小锡,郭广银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
《伦理学原理》郭广银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新伦理学教程》郭建新、杨文兵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