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Flash设置异常,建议下载下述浏览器

下列软件均已通过安全验证,您可放心安装

温馨提示:

1、已下载360、搜狗、QQ等浏览器,在浏览器使用兼容模式下,建议切换到极速或者高速模式

2、若Flash被禁用或者未能正常播放,可以尝试启用浏览器设置中的Flash选项

  •   参考教材
      教材名称:小学教育管理
      版次:2024年版
      主编:葛新斌
      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题型介绍与命题分析
      题型参考: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命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常考基本概念,如给出一个概念的内涵,选择对应的概念名称;或者给出一定的描述,选择属于哪一“特点”“时期”“阶段”等。
      二、名词解释题:
      教材中常见的“概念”“内涵”“含义”等知识点(教材考试大纲注明为“识记”的知识点)。
      三、简答题:
      教材中常见的“类型”“阶段”“层次”“作用”“功能”“过程”“特点(特征)”“分期”等知识点,一般需要分2-4方面进行解释的知识点。
      四、论述题:
      ①与“简答题”命题点重合,但答题时需要进行一定的阐述。
      ②教材中出现“发展”“意义”“趋向”等知识点,需要一定的阐述。
      学习与备考方法
      (1)结合教材,边听课边记笔记,或者边听课边在教材上画出相关的知识点、关键词等(一定要动手,不能只是听);
      (2)客观题备考:多画书、反复看书,通过不断的重复达到识记的目的;
      (3)主观题备考:涉及主观题的常考点,重点关注小标题或答题要点,通过重复达到识记的目的,通过理解达到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的目的。
      (4)对教材每一章后面的题目进行练习,并能够举一反三,思考相关的题目还可以怎么变化着进行考查。
  •   目录
    第一章 小学教育管理概述
      第二章 小学教育政策与法治
      第三章 小学教育管理体制
      第四章 小学德育工作原理
      第五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
      第六章 小学教研科研管理
      第七章 小学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 小学财务与后勤管理
      第九章 小学公共关系管理
      第十章 小学组织变革与领导

  • 第一章 小学教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 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谢弗勒与三种定义方式】
      定义方式的提出: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
      三种定义方式:
      (1)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创设的定义,在作者的某种语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2)描述性定义:对定义对象进行适当描述或如何使用进行适当说明。
      (3)纲领性定义:对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进行界定
      1.我国关于“教育”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
      广义的教育:能够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借此把他们培养为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的活动。
  •   2.西方对于“教育”的界定
      (1)柏拉图(古希腊)
      柏拉图以“隐喻”的方式定义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转向,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
      (2)夸美纽斯(捷克)
      夸美纽斯以“生长说”阐释教育,他主张,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些种子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才能生长。
      (3)斯宾塞(英国)
      斯宾塞从“生物学”角度界定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使有机体结构趋于完善并适应生活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
      (4)涂尔干(法国)
      涂尔干把教育划归为社会活动,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成年人作用于后代的活动,这些后代还没有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5)杜威(美国)
      杜威认为教育是人的生活、生长、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   (二)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基本内涵
      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和最为根本的特殊规定性
      (2)外延
      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教育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①按层次高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②按教育场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社区)教育。
      ③按组织化程度: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
      ④按教育对象: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
      (三)小学教育的概念
      小学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小学(小学校)是实施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具体而言:
      全日制小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实施的初等教育,旨在培养儿童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和公民的基础道德素养以及一定的基本生活能力
      在世界各地,一般年满5-6周岁的儿童可进入小学接受初等教育,小学学制多为5-6年

  •   二、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管理
    管理学说 主要内容
    特殊职能说 1.代表人物:法约尔古典理论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管理是一种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基本职能。
    达标活动说 1.代表学派:行为科学理论
    2.基本观点:管理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动机,以达成共同目标的一种组织行为。管理要解决行为、动机和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
    决策活动说 1.代表人物:西蒙管理决策派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管理就是决策
    行动艺术说 1.代表人物: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代表)
    2.基本观点:管理是一门如何行动的艺术。
    协作技能说 1.代表人物:孔茨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管理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的技能,是使集体成员相互协作完成工作的技能。
    系统过程说 1.代表人物:阿法纳西耶夫(苏联学者)
    2.基本观点:管理是一种促进组织系统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总结:管理,是通过协调组织内部资源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
  •   (二)经营
    经营学说 主要内容
    包含说 法国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包括管理活动。
    层位说 加拿大霍金森认为,经营是一种从属于管理的下位概念。
    对象说 日本安藤尧雄认为,经营与管理的对象不同。
      (三)行政
    阐释角度 主要内容
    政治学角度 西方政治学主流:三权分立说(立法、行政、司法)
    中国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管理学角度 英国学者,倾向认为对“行政”与“管理”不必加以区分。
      (四)领导
      概括来说,领导是一种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管理活动。
      就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来看,领导是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它在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或者说,领导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

  •   三、教育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教育管理
      从微观到宏观,教育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班级管理,即班级组织层面的教育管理;
      ②学校管理,即学校组织层面的教育管理;
      ③教育行政,即教育制度(系统)层面的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不同层面的教育管理活动的概括和统称。
      (二)教育行政
      教育行政因对象差异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即政府对某所学校的管理;
      ②区域(地方)教育行政,即政府对某一地区学校的管理;
      ③宏观教育行政,即政府对本国学校教育系统的管理。
      (三)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对作为一个教育组织的学校所进行的管理。
      (四)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对作为一个学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班级所进行的管理。

  •   四、小学教育管理的概念
      【基本概念】小学教育管理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的小学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一,小学教育行政,即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对本国小学教育系统的管理活动;
      其二,小学学校管理,即小学管理者对作为初等教育组织的小学学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所谓“小学教育管理”,就是上述两方面管理活动的总称。
      【三个层次】小学教育管理可以划分为小学教育行政、小学学校管理和小学班级管理三个不同层次。
  •   【本节小结】
      
      

小学教育管理(2024版曹玉)-基础学习班-

在线咨询

评论

icon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