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Flash设置异常,建议下载下述浏览器

下列软件均已通过安全验证,您可放心安装

温馨提示:

1、已下载360、搜狗、QQ等浏览器,在浏览器使用兼容模式下,建议切换到极速或者高速模式

2、若Flash被禁用或者未能正常播放,可以尝试启用浏览器设置中的Flash选项

  •   本章重难点分析
      本部分包括5个小节,从我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开始,按照小说发展的规律,探索小说发展的各种制约性因素,综述小说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名称的演变和各朝代特点。由明清小说的特征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与思想变革。重点把握小说变革的规律,以及在变革中的代表性作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知识点1:小说发展的阶段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萌芽、雏形、成熟、开拓、繁荣转型这样几个大的阶段。
      一般认为,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成熟的小说作品,是到唐代才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知识点2:早期小说的含义
      (1)“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庄子》《外物》篇,最早提到小说这个概念。将“小说”与“大达”对举,专指那些琐屑的、无关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浅薄言论。
      (2)“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谕,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文选》。“残丛小语”指零碎的言谈,“短书”则指不为人所重视的没有什么学术价值的著作。
      (3)“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4)早期小说的几层含义:
      第一,指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论
      第二,指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大道理的小道理,但有关治身理家,对普通老百姓也还有些用处;
      第三,小说来自民间传说,主要在民间流传。
      总之,内容小,形式小,为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们所瞧不起。(不被重视)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   知识点3:早期小说的地位
      ①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著作,不登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
      ②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既小又杂,一般认为介于“子”和“史” (主要指杂史、野史、逸史)之间。在古代被视为小说的作品,其范围十分广泛,也十分庞杂。
      ③一些真正的小说作品,如清代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中都没有收入。一直到清代,在正统文人的眼里仍然恪守着传统的小说观念。

      知识点4:宋元时期的小说
      宋元以后的白话小说 (包括短篇话本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跟现代人的小说观念大体一致,又不完全相同。
      宋元人所谓的“小说”,则是特指“说话”艺术中的短篇故事

  •   知识点5:“古典小说”界定的标准
      (1)考察和确定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时,要考虑两方面注意事项:
      一方面,不能完全用现代小说观念去衡量中国古代特殊品种的小说作品,将它们从小说领地中赶出去;
      另一方面,不能过分地迁就传统的那种既混乱而又庞杂的小说观念,弄得小说的范围十分庞杂,无所不包。
      (2)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范围,应具备三个方面的小说要素:
      第一,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比较着意于刻画人物形象;
      第二,必须有故事,也就是说至少应该有简单的情节,这意味着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
      第三,具有非纪实性的特征,就是说作品在反映生活时有选择,有提炼,有虚构,有艺术的概括和集中。

明清小说专题(2013版高月)-基础学习班-高 月

在线咨询

评论

icon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哟!